返回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8章 幻想照进现实(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然,文化人不能直接叫板,那太难看了。苏帆就决定学习王良才,先谷强一步,将细胞去核的课题给做出来。

    说是学习,其实就是给王良才帮忙。

    若不如此,苏帆也没有自信能完成细胞去核的工作。

    不像是王良才经久训练,苏帆本身并没有接受过“剥卵”类的练习,北燕农学院不教这个,参加工作以后,他也找不到人去学。所以,独立进行实验,完全是自找苦吃。

    苏帆既是抱着偷师的心态,也是抱着帮忙的态度,开始给王良才打下手。他是想先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重启炉灶,或者开辟一条新路子。

    然而,王良才掌握的技术,显然大大的超出了苏帆的预计。

    大家都是剥卵,谷强的剥卵能力,基本只能说是够用,无非是剥的下来罢了。

    王良才的标准手法,却是好些年练成的,能学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跟着王良才跑了几个早上,苏帆起床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了。

    两人的互动,毫不意外的落在了谷强眼里。

    要说一点都不着急,那也有点假。同是一个课题组的成员,同样是有竞争的,最起码,日后的论文发表了,大家还得争一个三五七九出来。

    但是,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啊。童第周的徒子徒孙,那都是剥卵星人来着,山大出身的谷强,虽然实验能力强悍,可单就剥卵来说,还真是没什么优势。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眼瞅着王良才和苏帆配合的越来越默契,两人也从显核实验,过度到了去核实验,谷强再也坐不住了。

    “杨主任,我想改一个实验思路。”谷强的课题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实验操作,更改思路都得要杨锐同意才行。

    杨锐对近日的实验室气氛心知肚明,却乐得如此,做科研的,一天三小时也是做,一天八小时也是做,一天十八个小时的也是做,有没有竞争是大大不同的。

    实验室内的良性竞争再好不过,杨锐毫不意外的问:“你想怎么改?”

    “我想做一条龙的实验,不想一步步的做了。”谷强也是使出杀手锏了。

    克隆的步骤,说起来其实是挺简单的,核心的部分,就是把一只羊的卵细胞去核,塞进去新的卵细胞,再塞入另一只羊体内,生下来的小羊,就是克隆羊了。

    虽然之前之后的步骤还有很多,比如超数排卵,比如照顾孕期的羊等等,任何一个步骤都是少不了的。但是,核心步骤其实并不多。

    一步步的做,既是练习,而是寻找更高成功率的方法。

    像是最后一步,你得让母羊生下一只健康的小羊,如果不能想方设法的提高成功率的话,前面的步骤不都是白浪费了。

    苏格兰人当年做克隆羊的时候,再最后一步就失败了三次,每次都是大几个月的时间,这份辛苦想想就能体会得到。

    然而,正规的方法,其实并不是特别适合谷强。

    他不是一个理论水平很好的实验生物学家,更像是外国实验室里的技师们。后者虽然也玩理论,但都是玩具体的操作,两者的区别,就像是汽车工程师和修车工的区别一样。

    优秀的修车工做个改装车什么的,有时候比汽车工程师还厉害,但是,你要一步步的开发新技术,提高汽车的每一个部件的技术指标,还是得汽车工程师来做。

    谷强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在单独的环节已经很难提高正确率了,那不是实验手法的问题,而是小实验的小思路的问题。

    所以,谷强干脆提出一条龙的开做。

    杨锐不禁沉默起来,他也知道谷强的毛病,但是,一步步的做,之所以是正规方法,就是因为一步步做的时候,总体成功率更高,相比一条龙,花费的资源更少,得到的成果更多,可重复率也更高,更重要的是,还更省时间。

    一只羊怀孕都得大几个月,你一条龙的搞过去,失败一次就等于耗费了一年的时间,而失败的情况何其多呢。

    但是,考虑到谷强的强运,杨锐又有些犹豫。

    真要是按照正规的学术判断标准,谷强这样的水平,根本就是及不上王良才的好吧。

    虽然以实验能力来说,谷强也是国内一流了,但王良才在中科院都是顶尖的,就国内范围来说,比他技术好的,年纪都超标了,比他年轻的,理论水平和经验都差得远……

    只能说,谷强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开口就点了王良才的名,没想到人家的技能是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