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班直。不过一个个都低下了头,谁也不搭腔。然而还是有人愿意为他分忧解难。

    “枢副!小人愿去忻州走一遭。”韩信向韩冈拱手一礼。

    韩冈盯了韩信片刻,见他神色坚毅,才轻声一叹:“……这一路上可不好走。”

    “小人明白,但小人愿为枢副分忧!”

    “也罢,小心一点就是。”韩冈不再阻拦,他对韩信道:“你早一步去忻州。让秦琬放下手中军务,去联络山中的残兵,还有城中的叛军。”

    “小人明白!”韩信连忙行礼。

    “如果辽人已经破城,那么你就什么也别过问了,直接回来。”

    “诺!”

    韩信再一行礼,韩冈最后吩咐道,“你且先下去休息两个时辰,等天稍亮一点就先走。”

    韩冈现在是三日并一日走,快一点的话,一天能走上两百里。不过飞马急报,速度则会更快,一天四五百里是正常的,只要马能换得及,人的体力能跟得上就行。

    韩信告罪之后就下去了。韩冈转头对仍在屋中的秦玑道:“你那个哥哥做指挥使是屈才了。”

    “吾兄才干胜小人十倍。”秦玑虽然不知道韩冈为什么会冒出这一句评语,但他的回答很诚挚,因为那是事实。

    韩冈很欣赏秦玑背后的秦琬。当年他就把那个年轻人的名字给记住了,现在看看,果然是不简单。

    能把秦玑弄来做铺兵,这个想法也算是别出心裁,普通人想不到的。金牌急脚身携紧急军情,一向是逐程换马,逐日换人,不可能一人从头跑到尾。秦玑能拿着金牌从忻州一路跑过来,根本就是不合规矩,虽不是没有例外,但一向难得,而秦琬偏偏能为他铺垫好。

    忻州直面敌缨,秦玑这个从忻州来的铺兵,掌握了第一手情报,到了京城中,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以韩冈对章惇的了解,多半会直接将人招进院中去询问忻州的近况——纸面上的文字永远也比不上亲历者的述说来得直观——只要在东府、西府里面走一遭,回话合人意,就不会有人想着再治他的罪,甚至能捞个官做。

    就算在最坏的情况下,忻州不保,秦玑也没有在京城中撞上一个好的际遇,更甚者,还落下一个罪名,但他到了京城,好歹也能保住秦家的一点血脉。

    金牌急脚一事,不需要多大的权力,却需要手上有足够深厚的人脉。秦琬就是那等有能力也有声望、却偏偏官职不高的特例。有头脑,有手段,这样的人才极之难得。相对于老迈的宿将,韩冈倒是愿意多提拔如秦琬一般年轻有为的将校。

    不过要想被越次提拔,关键还是看秦琬他能立下功劳?韩冈不会因为看重某个人就坏了规矩,就看他能拉回多少人了。给人一个机会,这就是韩冈看重人的做法。

    又一问一答的说了几句,韩冈便让秦玑继续上路赶入东京,天亮的时候,正好能看到开封城。他另外还遣了一名班直与秦玑随行,算是为其保驾,让他能在两府的宰执中露一个脸。

    秦玑感激涕零的拜谢过韩冈后便出去了,很快就听到了一阵马蹄声逐渐远去。

    “枢副,怎么不问他雁门和代州是怎么丢的?”黄裳在韩冈身边问道。

    “说不清楚的事。日后有的官司要打,哪里有时间查问?”韩冈叹了一声:“而且秦玑出来的时候,应该是得到秦琬的提醒了,谨言慎行肯定是少不了要吩咐的,多半还被叮嘱不要多嘴。要不然方才他应当主动提起代州的事。”

    黄裳先是一愣,转而就是勃然作色:“他竟敢隐瞒!?”

    韩冈不以为意:“事关天子,秦琬怎么敢让他的弟弟乱说话?”

    黄裳脸色数变,最后一叹:“究竟是怎么丢的?”

    “你知道吗,京官出外任官,必然会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黄裳皱眉,想了好几条都觉得不对,最后放弃了,问韩冈,“学生愚钝,想不出来。敢问是何事?”

    韩冈没回答,却转向身边的班直:“黄奇,你应该知道。”

    年轻的班直侍卫苦思片刻,犹犹豫豫的说道:“……可是置办家业?”

    韩冈一笑:“正是如此!”

    原来是刮地皮啊!黄裳恍然。也难怪自己想不到,还是比不上京城中土生土长的开封人。终归是见识少,没经验。

    京中虽好,但开销也大,京官往往穷困。出京就任地方的官员哪有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到了代州后,魏泽等人恐怕也不知放出去了多少回易的商队来。捞上一笔,就可吃上十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