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行视若平常,都很注意不在小事上露出破绽。甚至写来的奏章和书信,都只是在隐晦的提醒,而没有明白的说出来。

    现在就要弥补,可千万要赶上。

    章惇心急如焚。

    但宰辅们所不知道,就在他们议论的同时,宋用臣正在福宁殿中当值,汇报着各项送抵赵顼御览的奏报。

    赵顼没有多听宋用臣的报告,眨着眼睛,让杨戬做着翻译:“复……幽……诏……”

    他尽量用着简略的说法,不过还是很容易听明白。

    宋用臣连忙从堆桌上的章疏和诏令中翻找出一份来,这是一份留档的副本,是向天下通报的诏书:“官家,已经草诏颁下了,政府那边也通过了。”

    “何……谏……”

    赵顼缓缓的眨着眼睛,让杨戬一个字一个字的翻着韵书,宋用臣的身子,在赵顼冷澈的眼神中僵硬了起来,一时没了声音。

    杨戬还一无所知,拿着韵书向赵顼确认:“官家想说的是何人谏阻?”

    赵顼的视线牢牢锁在宋用臣的脸上,眨了两下眼睛。

    宋用臣头深深地埋了下去,“朝堂之事臣实不知,不过听说御史台和谏院都有上本。还有其他人,只是非臣可以知晓。”

    宋用臣的声音带着颤抖。

    皇帝乱说话,怎么可能没有臣僚的谏阻?!寻常时就是正常的安排,也肯定会有反对声。这边才说了复幽燕者王,过了几日就拿了份诏书过来。

    这是最大的破绽!

    他身子抖着,等待即将到来的雷霆,但赵顼缓缓地合上了眼帘,没有再多的动静。

    ……………………

    朔州城头上,招摇的旗帜就在风中飞舞,

    明明是夏天,但风向却是来自西南。

    迎面而来的风卷着的地上的灰土,刮得辽军上下睁不开眼睛。投去愤怒的目光,却立刻就会被风沙迷了双眼。

    对峙已有数日,但双方都没有动手的想法。

    宋军就在不远处的朔州城,前些日子只是分兵出来清扫周围的部族和村落,现在更是没了动静。

    看着虽没有攻打马邑的想法,但谁也不能保证,宋人不会就重演旧事,突然之间将数以万计的大军送到朔州来。

    耐性要好。

    这是韩冈对折克行唯一的要求。

    在折克行的指挥下,朔州的宋军就像毒蛇一般盘成一团,静静等到猎物露出破绽来的时候。韩冈的严令,也让白玉不敢违反折克行的将令,西军和麟府军到现在为止,配合的还算不错,

    面对这样的敌人,萧十三一时感觉无从下口。之前的遭遇,也让他投鼠忌器。不过现在他不用像之前那样日夜,烦心的事可以交给更上面的人来处理,他只需听命便可。

    “若是给宋人打到家里来,你们的子女亲眷,谁还能保得住?想想你们在宋国做的事,想想你们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宋人一旦打到你们家中,他到底会做什么,你们自己说?!”

    一众桀骜的部族尊长在那人面前俯首帖耳,不敢稍稍抬头。说话的要是萧十三,每一个人都会要他先把自己的兵马派出去打头阵,但现在,他们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张孝杰开口询问:“尚父,那下面该怎么办?”

    “暂且先看一看。”黑瘦了许多,神色却更为坚韧的契丹权臣说道,“看看韩冈有什么花样?”

    ……………………

    “耶律乙辛派人来了?”韩冈很惊讶的问道。

    “是。还带了书信。”黄裳点了点头,又问:“枢密,该怎么处置?”

    “问我做甚?”韩冈摇摇头。

    昨日,当耶律乙辛的大旗开始出现在河东军的眼前,韩冈便立刻下令朔州,减少出外的行动,静观其变,并查验真伪。孰料没等到辽军的动作,却等来了尚父殿下的使者。

    他转去问章楶:“质夫,你说当如何?”

    章楶冷然:“人押下去看管起来,然后将书信奏上朝廷,问怎么处置?”

    “这是为何?”黄裳惊问。

    章楶叹道:“以防重蹈范文正的覆辙啊。”

    当年范仲淹经抚陕西,曾经亲笔写信给元昊,又曾经焚毁了西夏送来的国书。按照范仲淹的说法,是国书中‘语极悖慢’,故而焚之。但这是朝廷所不能容忍的,谈判是朝廷的事,不是一个边臣就能私自决定。跟敌人书信往来,不论公私,都是大忌。更何况还烧了国书?所以跟打了败仗的韩琦一并被撤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