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去,只是首相韩绛低眉顺眼,只看着手中的笏板,却不跟任何人交流视线。

    得到韩宗道的一票之后,接下来又是吕嘉问和李定各得一票。

    前五票就得了四张,但之后接连被跳过,吕嘉问名下的‘正’字终于可以补上最后一笔,可之前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不过韩冈还排在第四,却是让吕嘉问在紧张之余,心中稍稍舒畅了一点。又更加盼望这样的优势能够维持到最后。

    被吕嘉问远远抛在后方,韩冈接下来终于又得到了一票:“权知开封府、右司郎中、翰林学士沈括:韩冈。”

    通过这一票,沈括的立场终于可以确定。更多的人想通了之前沈括跳出来对一众参选者和选举者弹劾的原因。不过这样的行事作风太过于反常,一点也不像习惯直接了当的韩冈,所以疑惑也随之而生,无法确定下来。只是当人们将视线转移到韩冈脸上的时候,依然看不见他有什么反应。

    心如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俨。这不过是朝堂上的基本功,但到了此时还能做到完美无缺,韩冈的定力也开始让人恨起来。

    尤其是下面的青绿小臣,由于事不关己,反而更想看到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场面。譬如方才的沈括弹劾,又或者更早一点的内禅或太上皇驾崩那样场面。当然了,如蔡确和二大王的叛乱,连皇城司亲从官和班直禁卫都鼓动起来的情况就未免太危险了,能少一点就尽量少一点。

    “资政殿学士、礼部侍郎、提举大图书馆韩冈:弃票。”

    “天章阁学士、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李定:吕嘉问。”

    韩冈终究还是没有脸毛遂自荐,自己推荐自己。不过到现在为止,除了韩冈之外,没有一张票弃权。这是侍制们的权力,若是不能好生行使,现在对不起自己,日后也难以见后辈。

    李定那一边则没有任何顾忌,他推荐了吕嘉问。现在吕嘉问、李定和曾孝宽就是成了一个循环,转着圈一个推荐一个。感觉有些可笑,但站在韩冈一边的却没有人能笑出来。

    啊,不对。

    韩冈一直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有了的一点变化,唇角略略向上勾起。仿佛在笑。只不过看其表情,有着很明显的讽刺味道。

    范纯仁的注意力一直集中韩冈的身上。他脸上的表情变化,也没有逃过范仲淹次子的双眼。

    从吕嘉问、李定和曾孝宽三人身上,能看得出是很明显的党争。

    韩冈想让太后看见的就是这一个场面吗?

    范纯仁想着,然后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宝文阁侍制、右司郎中、知齐州范纯仁——韩冈。”

    接受了富弼的劝告,范纯仁也不知道对与不对。至少从现在情况来看,还是有些希望的。

    范纯仁之后,又隔了曾孝宽的一票,韩冈再一次得到了推举:

    “龙图阁侍制,右谏议大夫,知应天府孙觉——韩冈。”

    又是旧党。

    吕嘉问都想要笑出来。

    孙觉好《易》,喜读《春秋》,著作甚多,他的学术体系自成一家,与王安石、韩冈都截然不同。不去支持以新学为根基的新党好理解,却选择了讲究格物致知、对所有经义都抱着疑问的韩冈,旧党彻底倒向韩冈的苗头,也越来越明显了。

    或许下一面旧党赤帜,就是姓韩名冈。

    旧党越多的支持韩冈,新党成员就越不可能投他的票。韩冈这一回失败后,下一次推举参知政事,也会跟今天的情况一样。

    难道要让太后将所有侍制以上官都评定了新党、旧党之后再来举行廷推?那也要王安石答应才是。

    到了如今,王安石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他毕生的功业受到半点威胁。韩冈若是利令智昏,投效了旧党,一直都犹豫不定的他的岳父,也就能有一个决断

    了。

    宣读过的选票接近二十张了,韩冈名下的正字还未圆满,与李定和曾孝宽相同,只有吕嘉问最多。但也没将其余三人抛开太远。四人现在的票数还是成焦灼状态。

    “宝文阁侍制、右谏议大夫、河北都转运使李承之——韩冈!”

    王中正的一个重音,让韩冈得到了第五票,也让吕嘉问的脸色为之一变,曾孝宽和李定一时间都是难以置信。

    李承之竟然选择支持韩冈!

    李承之可是新党的一份子,而且是绝对的中坚。免役法的提出者之一,变法之初就是参与者。在新党中,与章惇的交情极好,当初将章惇荐到王安石面前的,他是其中一人。要不是在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