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17)(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元佑元年,九年而为宰辅,王卿,这事过去有过?”

    王中正道:“太祖、太宗时或许有之,真宗之后当无一人。王平章、韩相公,都是三十余年才进两府。吕宣徽、章枢密,也都是近二十年。”

    “太祖、太宗的时候有?”向太后很好奇地问道,“是谁?”

    王中正道:“最有名的就是吕文穆、吕蒙正。得中进士之后,六年为参政,十一年为宰相。”

    才六年就做了参知政事,这速度不能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在大宋已经是独一份了。

    “韩参政看来还不是最快的。”向太后笑道。

    “韩参政在中进士前,就已经是军功卓著,威震敌胆,积功升朝,进士于其仅是锦上添花。自升朝后,八年九年晋身两府,这就不能说是很快了。而吕蒙正则远远不及韩参政,也就是他中进士时已年过而立。”

    “说得是。”向太后点头,“韩参政早就该进两府了。”

    很多被人看重的官员,如果是走监察御史路线晋升,第一次做御史时,或仅是京官,或初入朝堂,但再往上走,就是飞一般的蹿升,五六年内升任宰辅,眼下朝堂中便有此人,

    章惇、吕惠卿,速度都很快,都是六七年。蔡确,也同样快得惊人。至于收复熙河的王韶,则时日更短,五年不到。韩冈在升朝官阶段的晋升速度远不如他们。

    “黄怀信。”向太后稍稍感慨了一阵,又问黄怀信,“当时接到礼部试名单,先帝是怎么看的?”

    “打开名单后,官家就在里面找了一阵,知道了韩参政高中,一下变得很高兴。”

    “哦?……原来还有过着么一桩故事。”向太后半信半疑,回想起赵顼发病前那段时间的情形,她很难想象自家的亡夫会对韩冈中进士有多高兴,但她仍是兴致盎然,“先帝是怎么做的?”

    “先帝见到韩参政得中,便命人去给王平章报喜,”

    给王安石报喜,为的是什么,当然不用想。榜下捉婿的事太多太多,而礼部试前就将有名的士子给下了定,这事如今同样常见。

    “嗯。原来还有这一渊源。”向太后点点头,却又提起黄怀信的本职工作:“朝廷组建水师,需要上等巨舟做海舶,黄怀信你在密州做得很好。”

    黄怀信连忙一叠声的拜谢。

    “原是礼宾使,入内内侍省押班。”向太后拿起身前桌案上的一张纸,上面是黄怀信的本官和本职差遣,看了一下,道:“可东染院使,入内内侍省都知。”

    黄怀信大喜拜谢,拜起间能看到他脸上都笑开了花,王中正也暗自忖道,这下子,宫中又要多一个人了。

    随即听到太后说:“密州船场那边要好好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