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六)(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大片的土地,几乎是完完全全属于大辽朝廷、大辽天子。

    一直以来,辽国皇帝都通过朝廷派出的文武官员,牢牢的控制了此地。然后通过此地得来的财赋,来控制广及万里的疆域。失去了南京道,辽国三五年间就会分崩离析。

    当年耶律乙辛主控朝政,也是设法先掌握了南京道,由此奠定了弑君篡位的基础。等到弑君之后,清剿东京道的反对者,耶律乙辛也没少从南京道调兵。

    相反的谣言,却都有各自的道理。

    但听出巡的马军回来说,遇上的对面巡卒,跟之前的都不一样了。

    过去的几十年间,雄州边郡巡逻国界,与辽人的逻卒遇上时,还能打个招呼,说两句笑话,甚至相互交换点特产。据说还有交情好的,能坐在一起喝点小酒,一起骂骂各自的上司的。

    雄州此处塘泊众多,原本是黄河及其支流破堤之后留下的河塘,在真宗时便加以修筑,使之成为阻拦辽军南下的一道天险。从真宗开始,直到如今,这样堤防整修工程始终没有停止过。可是在一切都冻结的冬天,越过这一条塘泊防线,就太容易了。

    一旦刘绍能挑起边衅,辽人的大军随时可能会杀过来。

    正常的交锋,刘舜卿绝无二话,拿了朝廷的俸禄,就该好好做事。但为了某个大人物的野心,去与辽军对垒,未免太冤枉了一点。

    刘舜卿狠狠的跺着地砖,仿佛那长条形的砖石是刘绍能和他靠山的脸。

    他可从来没从吕惠卿手上拿过一文俸禄!

    ……………………

    “这边厢吕惠卿大喊着要攻打辽国,讨伐逆贼,那边厢就边境告急,辽军准备入寇。”韩冈指着远处灯火辉映的地方,那里是不夜的东京城,“人人都会清楚,这必然是吕吉甫私下里做的手脚。”

    “无害于国。”王安石道。

    “更是查无实据!”韩冈补充道,“即便有实据,也查不出来,”

    “行事岂能畏避人言!”

    “人言士论,吕吉甫岂会在乎?而且结果只会是吕吉甫想要的结果。”韩冈摇头笑,“岳父当心知肚明,士论清议之后必定会站在吕吉甫的一边。否则岳父和吕吉甫这般辛苦又是为了什么?”

    ……………………

    临近年节,吕惠卿的妻妾们正给给家里年幼的子侄和孙辈们准备过年的压岁钱。

    红绸袋装起小小,里面是几枚钱币。数量虽少,却都是铸币局新造的金银钱。

    吕惠卿轻轻拈起一枚金钱。

    钱有半两之重。中无方孔,形似小饼。

    这是韩冈说了很久的模锻压制成型的钱币。

    钱上纹路精细,背面的如意图样,正面的元佑元宝字样,还有外廓上的小齿,都是一丝不乱。

    小小的金钱,完美的犹如一件工艺品。而银钱同样如此精美。

    要不是听说铸币的模子损坏严重,铸币局早就将金钱、银钱推广出去了。

    现在这样的金银钱,尚不能公行于世,只能作为压胜之用。

    朝廷赐予重臣,而吕惠卿又给了家里的孩子。

    岁岁年年,都少不了这一回。

    是的。岁岁年年!

    吕惠卿将金钱丢进装钱的小篓子中,叮当一声脆响。

    岁币是皇宋立国以来最大的屈辱。

    兄弟之邦只是一个名分,而岁币才代表着宋辽两国之间真正的关系。

    如果有哪位宰臣能够废除岁币,立刻就是天下人心目中的英雄。

    之前就算是击退了入寇的辽军,夺占了灵武之地,还在西京道上啃了一口下来,朝廷也没有废除岁币。

    但这一回耶律乙辛篡位,给了朝廷最好的借口。

    无论哪位宰辅,都有心借此良机,废除旧日盟约,不再向辽人提供岁币。

    而处在河北的吕惠卿,正好有着绝佳的地利。

    只要为此打上一仗,甚至不要打仗,仅仅是调动了辽军兵马叩关,这份功劳就得算在他的头上。

    那时候,即使是京城中宰辅们都说要废去岁币,功劳最后也不会落到他们头上。

    难道在安全的地方动动嘴皮子,比得上实际临战的功劳?只要朝廷不再奉上岁币,任谁都会说这是吕惠卿击退辽人的功劳。

    就算打不下一座城池,甚至大军未向北越过界河一步,这功劳都是他吕惠卿的。

    而断绝了岁币,辽人会不来吗?

    本来就不惧辽人入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