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18)(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尽管在小,但只要失败一次,就是灭顶之灾,而辽军就算败退,也不伤元气。

    但有了火炮之后,局面立刻就大不一样。

    随军的野战炮最远可及三里,正常也能达到一里半,只要有一门炮在,就能打乱骑兵冲锋前的集结,如果辽人的骑兵被逼到一里半之外才能集结冲锋,少说就得失去一半的冲击力。

    只要是不太愚蠢的将帅,就能想到利用火炮这一优势,彻底击败擅长骑兵的敌人。

    “这是炮火准备。”韩冈介绍道。

    “哦。”王舜臣清楚,这就是一个意思,“炮火准备之后呢,就开始进攻?侧翼只让火炮来保护是不是太单薄了?”

    “如果有骑兵要攻击侧翼,阵型就会有所变化。神机营不论哪个指挥,相应变化都是背熟、练熟了。”

    “背熟、练熟?是阵图?”

    “算是阵图吧。”韩冈道。

    太宗皇帝就有给出征的大将赐予阵图的爱好,接敌后怎么排兵布阵都要遵照阵图行事。而熙宗皇帝也有这个爱好,不过领军的大将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年不论是在陇西还是在广西,都是被指手画脚了一番。

    但阵图不仅仅是摆个阵,还有根据敌军的不同反应,给出的不同的应对方案。也就是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对敌战术。

    韩冈这些年来也深入了解过,抛弃了过去的成见,如果阵图中的这一套应变出自专家之手,临敌时依循而行,的确有其效果。

    在韩冈看来,相对而言,太宗皇帝应该还算专业,毕竟是从五代那个乱世出来的皇帝,而熙宗赵顼,大概就是票友的水平,却自以为是技压群雄的名角儿。也因此,阵图的名声在战事频繁的熙丰年间给败坏了不少,多少人都当是笑话。

    所以王舜臣登时就不以为然,“临敌岂有按图行事的道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须如水,岂能以文图拘束?”韩冈比王舜臣说得还具体,“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可谓是名将了。可世间名将又有几人?大率都是亦步亦趋的庸才。教习此法,就是让庸才也派上用场。虽不至大胜,也能减少大败的几率。”

    “要真是遇到的北虏,他们可都不会硬往军阵上冲。他们也有火炮,如何应对官军的火炮应该早就练过了。何况辽人当真会硬来的时候太少了,怕是一看到列阵就跑了。”

    大部分时间入寇的辽军就是强盗,很少直攻军阵,绕道而行也不用担心宋军能追上,彻底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将受益最大化。怎么围追堵截这类辽军,就只能看战区主官的手段了,当年郭逵就做得很,换个差一点的将领,估计就只能做到礼送出境四个字。

    “那当然。”韩冈也不跟王舜臣争辩,笑着道,“到时候,紧要之处还是少不了名将压阵才行。”

    “到时候三哥可别忘了俺。李二哥管一路,俺也可管一路,赵隆那厮让他管个半路,到时候,让辽贼来得去不得。”

    王舜臣放声而笑,经过了方才与韩冈的一点小小争执,又仿佛回到了当年在王韶麾下,挑灯议论兵法的时候。多年难得一面的生疏,一时间烟消云散。

    再瞥眼看看周围,王舜臣就更加得意。

    寻常武将,能得宰相一声赞,就是了不得的光荣,即便做到枢密使的狄青,在宰相面前,也得战战兢兢。而王舜臣,却能与宰相谈笑生风。

    不是随便哪个武将,能在年少时与未来的宰相成为刎颈之交,也不是随便哪位宰相,在身居高位时还能顾念旧情。

    王舜臣能够清楚的感觉得到,来自左右的那一道道充满了羡慕嫉妒的目光。

    只不过是指挥一级的演习,日理万机的宰相为什么还要拨冗过来?还不就是为了帮他长面子的。

    心念到此,王舜臣便更加坚定。

    若有哪人敢捋三哥胡须,他这个赤佬,可不是念佛吃素的。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三列横排的军阵已经开始前进,每个都的都头都站在了所有人的最前方,手持钢刀,领头而行。

    五名都头引领着大队,四百将士将火.枪靠在右肩,在队列之后,是五面鼙鼓,鼓手敲击着鼓面,步伐紧踩着鼓点。

    每个都的队列之间都留下了间隙,虎蹲炮就架在双轮的手推炮车上跟随着步兵一起前进。

    当队列停下来的时候,就在鼓声的变幻中,开始连续射击。

    先是全队齐射,数秒之内,火.枪连续鸣响,几乎连成一声,一条由白色硝烟组成的龙蛇,蜿蜒在队列上方。这声势尤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