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虚实(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刀做不得数,只有服装才能确认是否是军旅中人。

    这一队,分明就是在册的骑兵,只是不知是哪一家的。

    是要拦车?看来是真乱了。

    只有在车站中和事故时,才能让列车停车,否则就是违反军法。军律森严,目前的辽国铁路,谁也不敢妄自停车,也没人敢拦车。

    但这个节骨眼上,却不会有人去追究了。

    杨宁这边暗自心惊,而车厢内的旅客,这时候也发现了事情不对,纷纷回身,向车外看去。

    就在这时,一声唿哨响过,还没等车内想明白,就只见外面的骑兵人人张弓搭箭,十几支长箭便射了过来。

    其中一支,似乎是直奔面门,杨宁没反应过来,便听见了夺的一声响。花了几秒钟,他才想明白,那支箭钉在了车厢外壁上。

    幸运的没有被射中,但隔壁的车厢,却想起了一声惨叫。

    杨宁的心一下就抽紧了,这是敢杀人放火的。

    突地有想起一件事,他心一下提的又高了几分。

    杨宁听人说过,因为什么惯性,越重越快就越难停,这个道理,他也有感觉,只是没注意总结出来。

    列车行驶在铁轨上,前面有着三十二匹马拉动,虽不算快,却远比普通的马车重得多,自然更难停下来。

    现在万一哪个蠢货,跑去射杀了前面的挽马,车夫又不敢探头去处理,那这辆列车……

    正想到这里,杨宁只觉得脚底下的地板猛然一跳,自己就悬空了起来,下一刻,便重重的摔了下来。空的一声响,没在地板上,却落在了围栏上。

    车厢开始滚动,又是一阵天旋地转,杨宁只觉得自己成了骰盅里的骰盅,在车厢四壁上蹦蹦跳跳。

    整节车厢里的人和马,此时都成了滚地葫芦,人喊马嘶连声不绝。

    当一切平静下来,杨宁睁开眼,眼前的一切,已是灾劫后的景象。

    耳中充满了人的呻吟,马的惨嘶,自己的爱马横在身前,口中鲜血汩汩流淌,身子还在一阵阵的抽搐。只看了一眼,杨宁就知道,这匹三岁骟马,已经没得救了。

    挣扎的撑起半个身子,浑身上下的剧痛,让杨宁无从判断到底断了多少根骨头,但看着前面一个头颈扭成一个怪异角度的旅客,他忽的感觉,能保住一条命,实在是太幸运了。

    外面马蹄阵阵,杨宁小心的抽出了自己的武器。

    这是要大乱了,看来已经赶不回去见李六掌柜了。

    不过即使能赶过去,杨宁也不打算去了。

    大乱的核心,只会是析津府旁的御帐所在,杨宁觉得,自己这条小命好不容易保下来,还是没必要送到那个漩涡里去。

    ……………………

    李丹此刻,离着御帐还有二十里。

    两万神火军守定了御帐大营。外围更有五万宫分宿卫,在守卫着营地。

    像他这样的外人,而且还是没身份的商人,是不可能接近御帐。

    不过要接近神火军里的成员,却没有那么难。

    没有几个人,当叮叮当当的铜板滚过来时,会一脚踢开的。

    神火军本来就充斥着各部贵胄子弟,以近似于人质的身份,被招来成为皇帝的侍卫。

    时间久了,有的升官后再继续留在军中,还有一些就离开神火军,回家里去。有皇帝和神火军在背后,他们一般都能轻松掌握住自家的军队。

    但若是回去后,能够给家族带来更多的利益,那就更能坐稳位置了。

    李丹的手上没有现钱,可他手中的技术,却能带来滚滚的金钱。

    将荒山改造成果园,采用最新发明的嫁接法,经过三年的培植之后,就能带来数以万贯的利益。

    李丹已经说服了数家贵胄,现在在他的面前,是新的一家,也是最尊贵的一家。

    “想必大王已经去了解过什么是嫁接了。这是大宋农科最新的技术,韩相公都赞赏有加。在《自然》上都能看到韩相公的评语的。”

    李丹拿出一本《自然》,翻到其中一页。

    在他对面,发结金环的贵人瞥了一眼后,只知点头。虽看不懂,却知道韩冈赞赏的意义。

    “同科便可以嫁接。李子、林檎、梨子、杏子,都是一家,都是蔷薇科,都能嫁接。要在野枣上嫁接大枣,就更简单了。去岁,刘枢密家在蔚州盘了一座山,种了一片野枣木,等两年后砍去枝干,嫁接大枣的芽枝,转眼就是一片上等的枣林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