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虚实(十)(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铁场办了有好些家了,可生产的铁料除了武器甲胄,根本没有其他地方可用,除了造锅炉——学会了如何用来铁轨还是最近的事。

    蒸汽机最终也没能发明一套合用的型号,不过从宋人那边弄到了一台,费尽气力给仿造了出来。

    但对于辽国来说,最受欢迎的还是蒸汽机的配件锅炉,大冬天能方便的洗个热水澡,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拒绝的。而锅炉也不难造,以辽国的铁器制造水平,打造一些洗澡用的锅炉,当然不在话下——宋人的锅炉是不错,但没人会运来卖,对宋人来说,就是卖铁钉都比卖锅炉更有利润。

    耶律乙辛当然像改变这个局面,但他也无能为力。试造出来的农具,质量不如宋货,价格也比不上宋货,竟然连成本都比宋国商人卖得价格还高,这要怎么比?铁料多得都只能发行铁钱了。

    “就是用皮货和马来做买卖也是好的,可以卖给南京道的汉人,总比人心给宋人赚去的要好。”

    “你能挡得住国人不跟南朝做买卖?东到渤海,西到葱岭,边境线长及万里,你挡得住宋人的商货?”

    “儿子还记得圣宗皇帝他是怎么做的。”

    “禁绝汉俗,汉物?”耶律乙辛愤怒道,“圣宗皇帝也只是在北院这么做,从来都没在南院做过。你想逼反南京道的汉人?!”

    “他们要造反,早就反了。”

    “要是有宋人支持呢?”耶律乙辛指着耶律隆的鼻子,“我以前是不是教过你!外贼不用怕,内贼不用怕,就怕内外勾结!”

    “内外勾结,难道现在就没有?!”

    “他们是为了造反,还是为赚钱?”

    辽国最尊贵的一对父子,在御帐中争吵起来。耶律怀庆在旁边看得发急,不知道该如何劝阻。

    耶律乙辛终究是老了,吵起来也没那么多气力。

    先一步冷静了下来,他看着儿子,声音中没有了怒气,“三十步内,三箭射杀一人的战士,你觉得要几年才能养出来?”

    耶律隆突然说不出话来了,脸上的反应如同被刺痛了一般。

    这是他一直想避免的问题,也是他不愿去深思的问题。

    三中一要一箭毙命,那是要能开硬弓。三箭毙命,那就得要三箭全中,难度更高。

    不管是哪一种,达到这种水准的弓箭手起码都要几年的时间去培养,而且射击能力,跟体力精力息息相关。

    汉家兵书有说: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军。那是因为行军百里,士卒肯定拉不动弓,挥不动刀。可换作火、枪呢?只要有能端着枪前进,加上扣动扳机的力气。

    火、枪手最多也只要训练三个月,上了战场能拿得动枪就够了,行军百里之后,照样能上战场。这个进步实在是太大了,轻易就淘汰了沿用数千年的刀枪剑戟和弓弩。

    这个道理,宋人通过各种途径说了又说,宋国内部也掀起了刀枪换火、枪火炮的高潮。

    这就逼得辽国不得不跟上去。

    如果搜山检海,在辽国国中凑出百万兵不成问题,但真正的属于契丹的战士那才多少?要是被宋人用三个月就训练出一波的火、枪手兑光了,那日后还有大辽吗?

    对。

    道理是绝对没有错的。

    耶律隆在上京道,他手上的神火军经过的实战,比宋人的神机营更多。

    火器必定会取代刀枪,这是他无法否定的。

    尤其是燧发手枪从南朝传过来之后,这更是不能否认了。

    十二三岁的小崽子,拿着手枪上阵去,手指一动就能射死一个勇士。

    或许拿着手枪的小崽子,与成年的骑手争斗时不一定能赢,说不定会被反杀。不过如果都是拿着弓刀,让还没成人的小娃儿跟成年战士厮杀,那是十死无生,试几次死几次。

    但那只是个人武勇,可不是行军打仗。

    “父皇。光是有好刀好枪就能赢,那大辽早在睡王的时候,就被宋人抢走了南京道。”耶律隆的口气里面也没了火药味。

    其实他也不是想要主动进攻宋国。只是在他看来,大辽必须对内对外都要强硬,减少对南朝的依赖,维持住与南朝对抗的实力。

    一旦南朝挑衅,就必须毫不犹豫的进行还击,给宋人造成足够大的损失,才能遏制住他们的野心。

    耶律隆相信父亲明白自己的想法,只是不认同。但他也不想与父亲争,能好好说话,他也想尽量说服父亲。

    “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儿臣明白了一件事,仗不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