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虚实(1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销玻璃器皿,倾销一切能够赚钱的工业品。只要有利润,除了兵器之外,什么都能卖。私下里许多议政重臣都参与其中,但这也是不能拿到光天化日之下来说明的。

    “使臣待会儿再定,名目也好说。”章惇问,“被辽人劫走的财物怎么办?”

    立刻就有人回道:“肯定得让辽国交还!”

    “如果辽国不肯交还呢?”章惇再问。

    没人敢立刻回答了。

    那就意味着,朝廷如果不想成为笑柄,就必须做出更加强硬的反应。

    这个决定,只有宰相才够资格说出来。

    厅中数十道视线都聚集到韩冈的身上。既然是章惇问得的,就该他回答。

    “以我之见,如果辽人不肯交还无故扣押的国人,同时不愿赔偿国人的损失,应该向其宣战!”

    韩冈的话,惹起了今天会议以来最大的一片声浪。

    “相公是要攻辽?!”熊本第一个叫了起来。

    韩冈更正,“前提是辽国不愿意释放无辜国人,并赔偿他们的损失。”

    这是借口。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辽人的行动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每一位议政都不会认为以此为由,与辽人交战,是出自于韩冈的本心,而不是权谋。

    借口这东西,想找总能找得到。虽然不至于编一个辽宣宗遗腹子,但随便找个辽国的宗室子弟,扶持他回去复国,也是相当容易的借口。

    眼下的这一个,比不上为兄弟之邦复国更有号召力,更加名正言顺,但只是作为开战借口而已,哪里需要那么多计较。

    “虽然辽国的局势没有变成我们希望的那一种,但不论打不打,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蛮夷都是畏威而不怀德,你不去做出要打的样子,他们就不会把你说的话当真。和平不到绝望的时候,我们也不当诉之于战争。但如果当真开战,这一切的起因,完全是来自辽人不改其强盗本性的缘故。”

    听到韩冈的发言,所有人都觉得,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不过如果当真要开战,有一个问题必须先行确认。

    “敢问相公,攻打辽国,到底能不能赢。”

    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肯定答案,才能得到议政们的认可。

    “想必这些年北境的变化,诸位都应该看得清楚。可以这么说,现在只凭河东、河北两地驻军,就可以对抗辽国不落下风。”

    如果只看军事实力、动员能力、生产能力,只凭关西,就足以与辽国对抗。这一句,韩冈就不想在这个场合公开说了。

    “只是不落下风?”

    韩冈的回答是不能让人满足的。

    “所谓不落下风。就是未虑胜先虑败。河北河东直面辽国,两路的军备,从开国时,就是抗衡辽军。不过旧日的战略规划,虽是阻敌于边境之上,但希望去几乎都放在一纸盟书上,辽人一句威胁,就不得不奉上金银。而如今,则是不断修筑边境寨堡,便是要组成一张网,在边境上拦住辽军的主力。”

    韩冈的话,让许多人陷入今日与旧日的对比之中。都经历过连西夏都能骑到头上的日子,如今直接压制辽人,自是让人心怀大畅。

    韩忠彦道,“辽人的火炮不少了。”

    “辽国全面转向火器建军,战斗力的确有提升,但也损失了辽军最大的特点。截长补短,整体上变得平庸了。”韩冈插话道,“火器对后勤的依赖是远远超过此前的任何冷兵器。枢密院应该最清楚这一点。”

    张璪和沈括同时点了一下头。

    韩冈继续道,“辽人本是离合之兵,一击不中,远飙千里,我大宋精兵那是望尘莫及。但骑兵加了重炮后呢,就变成了老鼠拖龟,吭哧吭哧一天也走不到三十里。”

    韩冈的话说得有趣,会场中带起了一阵畅快的笑声。

    “至少不用担心被辽人打进来。想必诸位都明白这一点了,不需要我连篇累牍的再说了。总结一下,就是比起二十年前,皇宋与辽国的攻防之势。是颠倒过来的,开战和终战的权力,已掌握在我们手中。辽人大举来攻,只会被挡在边境上的寨堡外,至于小股的敌人,进入河北之后,能逃过半个月都算多的。”

    不论之后会有什么变化,至少现在,议政们都相信了韩冈的话。毕竟这些变化,都是他们一直看在眼中的。

    “既然不怕辽人反击,那是否能收复幽燕故地?”韩忠彦又问。

    这一回,韩冈却是摇头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