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宰执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5章 火箭(三)(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是他们的父兄有碍。”章恂耐着性子说,“别听你身边的那群人的撺掇,那样的话,最高兴的会是那些人的爹。多少人被你爹和韩相公联手压着,压了十几年。要是你爹和韩相公斗起来,他们可就能出头了。”

    “叔父的话,侄儿一定谨记在心。也请叔父放心,侄儿一定会把握好的。”章持并没有答应章恂,他自信的一笑,“如果连他们这些纨绔,侄儿都掌握不了,日后也难在朝堂里做事了。”

    章持莫名的自信,章恂已经不好再多说了。

    章持的野心就跟玻璃一样透明,根本毫无遮掩的意思。

    如果是在章家家破人亡和实现章持野心之间选择,那当然不用说,但如果把家破人亡换成维持现状,那章恂宁可维持现状。

    他看章持,即使是如愿坐到那个位置上,也肯定是刘承佑一般的人物,没两年就丢了性命。

    只是章持完全不自知。

    现在章恂只能压下心中的担忧,之后回头找章惇说。

    章恂无话可说,章持嘴角的笑容一闪,又谦恭的跟在章恂身后半步,“侄儿有一件事,想请教一下叔父。”

    章恂脚步一慢,“什么事?”

    “朝廷拿了借款,是不是准备买会里的存粮?”

    “会中现有存粮的一半,六百万石左右。家里占三分之一,剩下的就高平、德昌隆那几家分。”

    “都是军粮,还是赈济?”

    “一部分是送到大名府,剩下都是补充东仓和青城仓,还有应天水口仓的库存。”

    “多费一番周折,直接输送军中多方便。”

    章恂在这一瞬间感受到了章惇的心情。

    别以为世上就你一个人聪明!

    卖好军中?都堂那边不好说。这边雍秦商会那里,就能把冬衣里面夹着钱直接送到前线了。

    犒赏、军饷都是出自国库,别说借了,就是想捐钱给朝廷犒赏军中,都会问一个心怀叵测之罪。这第一第二期千多万的借款,用来采购米粮、军资,基本上都会自从两家商会走——国中也没第三家能一口气拿出那么多粮食和军资——好处都已经占尽了,还想把军心都搜罗走,这就未免太贪心了。

    即使是没话找话,也不该说这种蠢话。

    章恂偏过头,对章持道,“粮食得出旧入新。”

    粮库都是这样,上新粮时,都会提前先把库中旧粮腾空。朝廷从福建商会买来新粮,肯定不会直接拿去供给军需,或是赈济百姓,而是动用库存旧粮发给军民,然后以新粮补上库存。

    “说得也是。”章持点头。

    “朝廷外购的只有粮食吗?”章持又问,似乎是突然间对这一次大借款升起了兴趣。

    “还有军资。”章恂应了一句,就狐疑的回头看着章持,“大郎是有什么想法?”

    “不瞒叔父,前两天侄儿出门赴宴。”章持上前了一点,接近章恂耳边,“周舫,就是周德明的三儿子,在问朝廷要不要鱼干。侄儿想,战场上吃口肉不容易,能吃点鱼也不差了。”

    “鱼干肯定是要的,”章恂有些疑惑,“没听说周家做水产生意了,渔船也没多少。产量有多少?稳定不稳定?”

    “是周舫自己出来闯荡。虽然刚开始,但他已经盘了好几条船了,全都是五年以内的新船,船长也都是有阅历的老手。”

    有船有人,这算是开张了,章恂点了一下头,问:“那他的船在哪个港口?”

    章持想了一想,没什么把握的说,“好像是泉州港吧。”

    章恂的脸色难看下来,再一次对章持感到失望。

    泉州港。泉州港只是统称。外面只说泉州港,内行人可不会这么说。泉州港下面大港小港几十处,商船有商船的港,渔船有渔船的港。

    而且提供军需的鱼干,最好的地方是在两浙外海上的昌国县,那边的舟山渔场,鱼群数量和质量,都比福建外海的渔场要强得多,或者是渤海中,要不然就是楚州和海州的外海。

    按照自然学会的说法,只有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因为江河带来的泥沙富含营养,海水中充满鱼虾的食物,才能吸引大批的鱼群。昌国有扬子江和钱塘江,渤海有黄河,海州外海那是淮河出口,福建可没有什么大江大河,闽江那点水土也引不来多少鱼。试问放在泉州港中的渔船,能捕到多少鱼来填充军队的胃口?

    如果章持对周家的情况也有了解,他帮周家一把也不是不行。可听章持的话,全是些空的,估计就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