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的罗远而言,这种还需要苦苦寻找特定酶剪切基因片段,再通过环状dna运载转入受体细胞的方式,实在费时费力,低效的可怜,简直如同刚刚进入石器时代。
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一瞬间把任何的细胞或者病毒基因,改成的面目全非。
当然并非所有资料都没用,人类基因学所积累的知识,以及对一些基因组功能的判断,已经相对明确。人类共有30亿的碱基,其中无效的dna片段占据了98%,剩下的2%中共有三万左右的基因组,而在这三万基因组中,如今重建区已经确定功能占据了50%,这省了罗远极大的时间进行一一筛选。
要不然光靠罗远闭门造车,想要明确这些碱基对所起的作用,即便是他,也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当然这些明确了功能的基因组,也并非完全精确,观测和操作精度的落后,以及对照实验的缺失,让这种判定,显得相当模糊,充满着不确定,仅仅只是大致确定。
而且通过资料,罗远发现那些占据98%的无效的dna片段,也并非无用,有一部分进化者基因突变出自这些对常人而言无效的区域,这些都需要他接下来一一验证。
不过人类克隆倒是已经很是完善,通过调配的富含活性能量的营养液,一个人工胚胎,十天内就能成长为一个婴孩,一个月就能大成三岁大小,脱离营养液后,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克隆人的智商和体质和普通人类无异,甚至因为从小就接触活性能量,克隆人的各项素质还隐隐超出正常的怀胎十月的胎儿。
时间到了接近中午,罗远把最后一叠资料扫了一眼,扔到一边,站了起来。
他走出门敲开旁边费教授的办公室的门。
“叫上所有人员去人体克隆培养区。”
费教授不敢怠慢,连忙过去通知,几分钟后,整个实验室两百多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培养区,罗远倒是没想到一个实验室里人竟有这么多,不过直到到了培养区,罗远才发现,这里确实需要这么多人。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