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台玻星人的曲率引擎,显然更是庞大,两百米的高度,简直就像一座山峰。
这台引擎无疑代表着玻星人最尖端科技的机械,但检测的结果,却让人即惊讶又失望。
一方面,它的金属是一种临界比只有28的钛镁合金,相比人类普遍已经应用30比,最高能达到33比,实在差了太多。加工技术及精度在人类看来也过于粗糙,曲面的光滑度,明显没有达标。
而另一方面,这种引擎比人类还处于实验室中的更加成熟,引发的曲率更大,但其中却没什么的技术落差,也没有任何需要克服的难关,只要有实物,凭人类的工程技术,就可以仿照出来。
有这台引擎借鉴,最多三个月,就能建造出类似的引擎,甚至比这台玻星人的引擎更加先进,体型更小,动力更强。
科技就是这样,有时候往往就相差一个灵感,一个普通穿越者,来到古代,虽然不能立刻制造出手机汽车这样的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却可以凭借着当时的手工技术短短时间内轻易的推动社会数十数百年的发展,实现科技大跃进。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玻星人科技的全面性及深厚的底蕴。
人类的科技几乎是畸形,一直以来重军事而轻民用,强技术而弱理论,导致如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生存的强烈不安感,比如发展时间的短暂,但最大的原因还是人口有限。
至今为止,即便克隆人每年都有将近百万的克隆人出生,但人类的总人口,依然才堪堪突破一千两百万,其中有近半都是未成年。
虽然包括工程师在内的高端科研人才的比例已经达到惊人的6%,但在较小基数下,数量依然少的可怜。
七十万高端科研人员的数量,在末世前或许可以支撑一个超级大国良性发展和壮大,但在人类进入星际文明的现在,各个科技领域的分支越来越细,门类越来越多,新学科,新领域层出不穷,这点数量的科研人员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也就是其中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