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衣入城,不敢敲门(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什么,是佛话,还是情话,反正我一个字都没听到。”

    老和尚怀捧衣裙,有些脸红。

    樊莞尔眯起眼,陷入沉思,不再理睬这个早早动了凡心的和尚。

    记忆一点一点恢复,如一股清泉流淌进入心田,却被她刻意搁置在心湖角落,先不去管。

    而是以纯粹的“镜心斋弟子樊莞尔”开始复盘。

    师姐周姝真代师收徒,将年幼的自己接回去,在宗门禁地镜心亭,樊莞尔只是拜了三拜那幅画卷。

    她曾是天底下最想要见到“童青青”的人,于是周姝真最终送给了她一把铜镜。

    她学了白猿背剑术,被江湖誉为“有无背剑,是两个樊莞尔”。

    但是樊莞尔发现这门绝学,最后一剑,在这座天下好像根本就没有人用得出来,既没有那样的剑,也没有那样的武夫体魄,但是当初周姝真仍然执意要她精研这门白猿背剑术。

    因此当初在白河寺,谪仙人陈平安才会感到奇怪,为何樊莞尔明明“近乎大道”,却像是在负重行走,走得极其拖泥带水,因为神魂缺了大半,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如何能够灵动得起来。

    樊莞尔也曾在桥上,询问太子魏衍,是否经常出现似曾相识的人和事。之后在太子府第,原本修为是天下第三的老厨子,也一眼看出了樊莞尔的古怪,只不过当时老人误以为她只是某位“谪仙人”的再次转世,所以相对容易被“鬼上身”,身上才会萦绕某些气息。

    想到两次鬼使神差地主动去找陈平安。

    樊莞尔咧嘴一笑,好嘛,什么样的来头,才有本事让太上师叔祖答应让他附身自己?涉险降临藕花福地,就为了给那个陈平安示警?只可惜这方天地的规矩太大,想要钻漏洞可不容易,所以那两次,“樊莞尔”都只能干瞪眼,无法说出半个字,而那个陈平安,大概也只是将自己当做了疯女人?

    “樊莞尔”一脚踩在墙头废墟上,身体前倾,一条胳膊抵在腿上,眺望远方,笑意浓郁。

    当时在夜市上,她与陈平安附近的一张桌子上,看似是凡夫俗子在骂街,双方拍桌子瞪眼睛的,骂什么一门老鸨娼妇,事不过三,不然就要直接在对方家里开妓院之类的。

    真正的深意,当然是那个“事不过三”。

    不过那些骂人的话,可真不讲究,一听就是那个臭屁小道童的措辞,这次返回浩然天下,哪怕太上师祖拦着自己,也要跟那个早就看不顺眼的小屁孩,好好说道说道。这九十来年,丁婴几次与自己巧遇,应该不是小道童擅作主张,可是那次给兵符门门主抓走,她敢断言,绝对是那个最记仇的小王八蛋在捉弄自己,虽然有惊无险,可回头想一想,也十分恶心人啊。

    而且因为附身一事。

    最关键的是,太上师祖坏了藕花福地的规矩,也害得“镜心斋童青青”的所有谋划,付诸东流。

    小道童抢在童青青拿到铜镜和青色衣裙的魂魄之前,迅速定下了最终的榜上十人。

    还是说一辈子都扣扣搜搜的太上师祖,遇上了大财主,所以不在乎那笔钱财了?打算直接砸钱将自己拎出藕花福地?

    樊莞尔,或者说是童青青视线中。

    那一袭白袍已经临近城下。

    不对,准确说来,她现在应该已是太平山道姑黄庭,不再是一团浆糊的牵线傀儡樊莞尔,更不是那个胆小怕死的童青青。

    她喂了一声,高高抬起手臂,向城外那个家伙伸出大拇指。

    这是名动桐叶洲的太平山道姑,生平首次敬佩一个比自己年纪小的男人。

    陈平安抬起头,看着古怪且陌生的樊莞尔,皱了皱眉头。

    他只是望向种秋,两人相视一笑。

    在陈平安心目中,不管是哪里的江湖,就该有宋雨烧和种秋这样的江湖人在,那才算是江湖。

    黄庭一挑眉头,笑意更浓,“有个性,我喜欢!”

    城外是停下脚步的陈平安。

    城头上,跻身榜上十人的,分别有湖山派掌门俞真意,已经戴上了那顶银色莲花冠,身边悬停有一把琉璃飞剑,拿出了一把玉竹折扇,每一支扇骨上边,都以蝇头小字,记载了一门武林绝学。

    种秋,神色释然,趴在破败城头上,双肩松垮耷拉着,不像是平时的那个南苑国国师了。

    春潮宫周肥。

    神色肃穆的北晋大将军唐铁意,拇指一直在摩挲着炼师的刀柄。

    磨刀人刘宗。

    捧着软绵绵青色衣裙的云泥和尚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