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八章 几座天下几个人(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的人生,都会按照这条脉络前行,甚至连自己都不清楚,但是这条线对我们的影响,会伴随一生。”

    然后陈平安在那条线的前端,周围画了一个圆圈,“我走过的路比较远,认识了很多的人,又了解你的心性,所以我可以与老夫子说情,让你今晚不遵守夜禁,却免去责罚,但是你自己却不行,因为你现在的自由比我要小很多,你还没有办法去跟‘规矩’较劲,因为你还不懂真正的规矩。”

    李槐直愣愣盯着陈平安,突然哭丧着脸,“听是听不太懂的,我只能勉强记住,陈平安,我怎么觉得你是要离开院了啊?听着像是在交代遗言啊?”

    两人已经走到李槐学舍附近,陈平安一脚踹在李槐屁股上,气笑道:“滚蛋。”

    李槐揉着屁股走到学舍门口,转头望去。

    陈平安还站在原地,朝他挥了挥手。

    总是这样。

    陈平安到崔东山院子,林守一和谢谢都在修行。

    练气士一旦走上修道之路,跻身金丹地仙之前,往往不分昼夜。

    由不得修行之人不断绝红尘,清心寡欲。

    陈平安轻轻叹息一声。

    开始在院子里练习天地桩,倒立行走。

    以一口纯粹真气,温养五脏六腑,经脉百骸。

    传说跻身武夫第七金身境后,行气既九,可以达到鼻中无出入之气的绝佳境界。

    到了武夫十境,也就是崔姓老人以及李二、宋长镜那个境界的最后阶段,就可以真正自成小天地,如一尊远古神祇莅临人间。

    善用气者,嘘水,可使得江水逆流,嘘水,焚湖煮海。亦可身处大疫之中,而不染纤毫,万邪不侵。

    即是此理。

    陈平安突然想起那趟倒悬山之行,在街上偶遇的一位高大女子。

    当时陈平安眼力浅,看不出太多门道,如今想起来,她极有可能是一位十境武夫!

    武夫合道,天地归一。

    崔东山不在院子。

    出现在了东华山之巅。

    与茅小冬站在一起。

    崔东山说了一些不太客气的言语,“论教传道,你比齐静春差远了。你只是在对房屋窗户四壁,缝缝补补,齐静春却是在帮学生弟子搭建屋舍。”

    茅小冬罕见没有跟崔东山针锋相对。

    崔东山缓缓道:“赵繇从小衣食无忧,天资聪慧,性情温良,就得教他放弃一些东西,理解这个世道的艰难困苦,才真正知晓心中所学、手中所有的珍贵。宋集薪貌似跋扈、锋锐,实则内心自卑、软怯,必须以某些近儒的法家学问,让其内心强大,规矩分明,治国一事,务必弃小聪明而取大智慧,既不偏离儒家太远,又最终走向正途。而我家先生,习惯了一无所有,内心极其坚硬,但是又无所依,恰恰得让他学会拿起了一些东西,然后不断去读识人,然后将那些自己不断琢磨出来的道理,当做一叶扁舟泛苦海的压舱石。这就叫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茅小冬终于开口说道:“我不如齐静春,我不否认,但这不是我不如你崔瀺的理由。”

    崔东山笑道:“跟我这种货色比,你茅大山主也不嫌磕碜?”

    茅小冬扯了扯嘴角,不屑言语。

    崔东山笑呵呵道:“啥时候正式跻身上五境?我到时候给你备一份贺礼。”

    茅小冬不愿答这个问题,心情沉重,“剑气长城那边,会不会出现大问题?诸子百家现在如此活跃,纷纷押注九大洲的各个世俗王朝,大大的违反常理,我怎么觉得”

    茅小冬不再继续说下去。

    崔东山感慨道:“浩然天下都觉得那拨刑徒抵御妖族,是我们九大洲习以为常和剑修职责所在、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真相和结果如何,拭目以待吧。”

    茅小冬转头望向他。

    崔东山眺望远方,“设身处地,你若是遗留浩然天下的妖族余孽,想不想要落叶归根?你若是画地为牢的刑徒遗民,想不想要跟背转过身,跟浩然天下讲一讲憋了无数年的心里话?”

    茅小冬皱眉道:“剑气长城一直有三教圣人坐镇。”

    崔东山笑了,“不说一座蛮荒天下,便是半座,只要愿意拧成一股绳,愿意不惜代价,打下一座剑气长城,再吃掉浩然天下几个洲,很难吗?”

    茅小冬说道:“我觉得不算容易。”

    崔东山没有否认,只是说道:“多翻翻史,就知道答案了。”

    茅小冬犹豫了一下,“距离倒悬山最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