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刁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三千大业何时功德圆满(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颇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据大师父说,我们李家还算是源远流长,男儿个个是文武双全!”

    李云道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别坐着说话不腰疼,明明是三胞胎兄弟,你说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我和弓角一文一武各有所长也有罢了,你个怪胎居然真的文武双全,他奶奶的,要不是爹妈死了,我倒真要揪着他们好好问问,凭啥就这么偏心?”

    徽猷灿烂一笑,如同桃花般眩目,随后摇头道:“自古到今,大多是文人治天下,武人为将,双全者为帅,而得天下的,大多数都是文长于武者。三儿,天下是你的,我和弓角顶死了也就一帅一将而己。这一点,从孩提时大师父就在我们耳边念叨不绝。”

    李云道不置可否地撇了撇嘴,长长地伸了个懒腰道:“就算是得了天下,那天下也是李家兄弟三人的,没理由我坐北朝南,而让你们俩鞍马劳顿。”

    坐在床边的壮实汉子和斜靠在墙上徽猷不约而同地应声道:“命该如此!”

    “不过说实话,我还是觉得我挺幸运的,跟弓角比,虽然我武不行,还文还算过得去。但如果跟徽猷这个变态比的话,我简直太幸运了,至少,我长得还算是个男人!”说完,李云道独自一人捧腹大笑。

    斜靠在墙上的徽猷微微动了动身子:“哥,按从前的,你上,我下!”

    兄弟果然心有灵犀,闪电般地速度,弓角单手就擒住了李云道的上半身,徽猷单手制住下半shen,余下的每人一只手,专门招呼李云道的肋下笑穴。

    二十年前兄弟三人就轮流如此打闹,二十年后,仍旧是如此,佛寺厢房虽简陋,却弥漫着亲情的温馨。闹了片刻,兄弟三人才最终才被一阵轻轻叩门声打断。

    如此有轻灵有节奏的叩门声,在这喇嘛寺中也只有那位佛性通灵的老喇嘛才能敲得出来。

    门吱吱打开,老喇嘛始终如同和煦春风般的笑容出现在兄弟三人面前,腿边拉着嘟着小嘴的小喇嘛十力嘉措。

    “大师父!”兄弟三人异口同声。

    “要走了吗?”老喇嘛缓缓踏入厢房,似乎这是二十多年来,他第一次踏入弓角的所住的这间厢房。

    弓角没有说话,倒是李云道抢先道:“是的,大师父。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兄弟三人都不小了,也该出去闯一闯了。”

    老喇嘛缓缓叹了口气,盯着李云道:“弓角和徽猷这两个孩子我都不担心,他们各有天相,只是云道,如果你也要出去的话,带上十力吧!”

    小喇嘛原本撅着小嘴,一听到这句话,立刻乐得咧嘴直乐呵,一个劲儿冲李云道使眼色。

    李云道沉思了片刻,看了看十力,再看看老喇嘛,转而目光又看向小喇嘛:“刚开始可能会比较辛苦,受得了吗?”

    小喇嘛很坚决地点了点头。

    “好吧!我带上十力!可是大师父,你一个人在寺里……”

    “放心好了!”老喇嘛颌首而笑道。“你们走了,我也就没有理由待在这里了,我自然也会去我要去的地方!三千大业,我才修了十之一二,再不抓紧的话,何时才能功德圆满?”

    昆仑古山,阳光出奇明媚,透过花格的佛寺厢房玻璃窗,淡淡地在那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草席床上撒下一片斑驳。

    对于在寒冬腊月都喜欢打着赤膊穿越山林的弓角而言,太多过于华丽装饰反而是一种束缚,做任何事情都展不开手脚,所以那套那件足足用了二十多只罕见白貂皮毛的短襟上装虽然在二十岁生日时花了徽猷整整三十日时间才最终完工,但却成了一件硕大无比的装饰品,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床边的手工木凳上。就算李云道再怎么红眼,单看他跟徽猷一般不分上下的身段,是怎么也无法穿上那件足够从头披到脚的短襟上衣的。

    兄弟三人在这昆仑山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也没有出过什么远门,连个像样的背包都没有,唯有那张裹了一堆书的床单勉强能塞进去一些行李。所幸地是弓角并没有太多的东西,衣服也少得可怜,就算是塞进去了那件拿到市场上足以开出天价的貂皮上衣,最后打了结系在胸口背负到弓角背上的“背包”虽然看似不小,但对于单手可以制服野生牦牛的弓角来说,根本连负担都算不上。

    临出门的那一刻,弓角反反复复摩挲着那张猎过野牛捕过山猪的牛筋大弓,正是这张弓,养活了一庙五口人近二十年,李云道知道,二十岁之前,弓角连睡觉都会抱着这张大弓。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弓,只是一张做工相当简单、简单可以用粗糙来形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