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刁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上学(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哩,就怕老师笨笨的,那就惨了!”

    王贵之连忙道:“不会不会,我们这里的老师都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有不少都是在国外学校拥有十余年教学资历的老教师了。而且我们会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和进度,以及学生原本的性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李云道点头道:“因材施教,这样很好啊!”

    随着王贵之,李云道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一处办公室门前。

    王贵之小声道:“李局,我们学校的考试方式有些独特,所以要麻烦您在我办公室里稍作休息,由我带两个孩子去参加测试。”

    像这样并非针对国内高考的学校,每个学校应该都有自己独特的入学考试方式,李云道虽好奇,但也没有去犯几回地多打听,只笑道:“没问题,那就劳烦您带他俩过去。”又低头看了十力和小蛮一眼,严肃道,“今天就不要保留了,我正想找个方式看看你们的学业进度。”

    十力和小蛮同时点头后,便跟着王贵之离开。

    王贵之的办公室倒是与他本人的风格大相径庭,书卷气很浓,很欧美式的装修风格,墙上挂着一幅英文的学位证书,李云道仔细看了一眼,顿时微惊——万万没想到,这位如同乡村干部一般矮胖的王贵之居然是哈佛大学教育系的硕士毕业。看到这张文凭,李云道没来由地对这所学校的信心愈发坚定。办公室内还有两幅巨大的书架,书架上均是各类教育书籍,中英德多种语言混杂,看得出那位懂人情世故的招生办主任并非腹中空空的草包。李云道随手取了一本《陶行知文集》,便坐在沙发上就着王贵之临走前泡的一杯明前龙井,以书进茶。

    陶行知在教育界算得上是一方大家,中国旧式教育讲究培养“人上人”,但陶行知却很人性化地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中人”,算是开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河。《文集》中除了教育理论外,收录了不少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写下的诗歌,李云道居然对其中的“儿歌”部分读得异常津津有味。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