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可控范围内,但已经上报到最高层,自然需要合适的背黑锅对象。省委明国书记前不久刚刚确定了要调回中组部,朱子胥最大的靠山离开了浙北,赵平安入主浙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个时候也只有他朱子胥是最合适的背祸对象。
李云道岂能听不出朱子胥的言外之意,皱眉道:“这样对你不公平!”
朱子胥笑了笑,起身拿起保温瓶,帮李云道和自己都加满茶水,一边坐下身子一边道:“政治的领域里,向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想我朱子胥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临到退二线时还碰上这档子事情,嘿嘿,这是不是就叫晚节不保?”朱子胥自嘲着笑道。
李云道盯着朱子胥看了足足有一分钟,最后苦笑道:“朱局,您这是要牺牲自我成就大家?”
朱子胥摇头:“省里和市里一直在物色市局一把手的人选,也多次征求过我的意见,当然,我也只是有建议权,决定权还是在省里,毕竟市公安局一把手是省管干部,谁来当这个家,最后还是省里说了算。其实,如果再有个半年的过渡期,风险就小多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硬把你挺上去,实际上对你来说,并不是好事。”
李云道点头,事实上省里的动态李云道也不是不清楚,赵平安入主浙北,这是赵家下的一局大棋,而且他相信自己还没树大招风的程度,赵家也不至于为了报复而随意将一员封疆大吏摆在自己的脑袋上。赵平安从云海调任浙北,这对早已传出秦伯南会入主浙北消息的秦家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再联系秦潇潇在最近的行动中被联参派人直接带回北京,李云道意识到以赵家为代表的保守派已经按捺不住寂寞了。
对于自己能不能升任西湖市公安局一把手,李云道并不是很在意,但是,如果朱子胥因为钱强事情被牵连,提前退居幕后的话,谁接替他的位置,这就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了。
“我推举了康与之。”朱子胥终于道出了答案,“我反反复复推敲了很久,才决定向省里和市里推荐康与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