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就必须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品种。
所有德国血统的名马,不管是汉诺威还是荷尔施泰因,起初全都是作为民用和农用马而培育出来的。
日耳曼地区缺乏耕牛,当地农耕和拉车的主力是马匹,当时的人们对马匹的速度没有多大要求,关键是要能够吃苦负重,所以早期德国马全都是力量型的重型马,讲究骨粗肌壮躯体高大。
其后数十个世纪,随着战争模式的改变,德国马的血统也随之不断改良,它们被混入了阿拉伯、法国、英国、西班牙各地著名马种的血统,同乡间的混血更是频繁,最终培育出了现代汉诺威和荷尔施泰因两种著名的军用和体育马种。
个头稍小的汉诺威马是德国骑兵部队的首选骑乘马,而荷尔施泰因马则成了最佳的军用挽马,其高大矫健的身影几乎遍布于整个国防军上下。
前文里提到过,德军目前还保留了大批马匹,至少在全面机械化换装完成之前,部队还无法离开这些仪态优雅的精灵。
如今德军里大半的野战炮兵依旧还得靠挽马来牵引,辎重马车更是分配到了每个步兵排里,成为陆军铁打的编制之一。
目前德国陆军还保留有六十万匹各类马匹,其中除了少数汉诺威和荷尔施泰因这类优良马种,大部分都是血统混杂的普通农用挽马。
当时因为僧多粥少,负责采购的军官已经被逼得饥不择食了,只要是四条腿带蹄子的都想拖去充数,甚至连怀孕的母马和三岁口的小马都没有放过。
战争爆发前德军几乎把本土可用的牲畜搜刮一空,就连价值连城的纯血赛马都被强行征入部队,甚至还被当做驮马去牵引大炮。
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德国人当时的想法,如果这场战争打输了,那么十几年全民的努力都将化为一场幻梦,到那时谁还管你有什么高贵的血统。
只不过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德军正开始逐渐淘汰军队里的普通马匹,把它们投入更重要的农业生产中,德国暂时无法拨出太多资源来制造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