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十九章 阅兵(日本大使)(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终结,当第一排列兵踢着德国式正步,从高大的勃兰登堡门下穿过时,对于德国人民来讲,这代表着一场战争,乃至一个时代的正式落幕。

    一九三九年时,希特勒在柏林举行了一场同样壮观的阅兵,实质上是一次武装示威,不光是对西方诸国,同样也面对本国的人民。

    纳粹党向全世界炫耀着十几年来的“治国成果”,碾过柏油路面的钢铁履带,克虏伯牵引车拖曳着的重型火炮,行军靴底的钢钉咔咔作响,如同钢浇铁铸如山迈进的步兵方阵,以及数十万高举右臂狂热欢呼的德国民众。

    当时希特勒所在的阅兵台正对着夏洛滕堡宫,也正是此次胜利阅兵的起点。

    布劳希奇提出建议时,徐峻已经看穿了元帅的小心思,他也同样想借着这次阅兵,向世界展示他的权威,同时给希特勒时代划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新年阅兵几乎就是三九年阅兵的翻版,只不过目的地和出发地整个反了过来,路线上稍许有些改动,元首删除了从柏林大街至夏洛滕堡大街的那段路线,他命令部队从宫前街直接拐上夏洛滕堡大街,虽然从路程上看有些绕远,但这样可以走出一个漂亮的直角出来(徐峻:我患有强迫症?绝对没有这种事情,这是最无耻的污蔑。)。

    这次阅兵的场面比三九年阅兵更加宏大,仅仅从受邀来宾的身份与地位,以及参与国的数量来看,在四十年代这种地缘政治氛围中,足以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然这需要各国媒体的共同发力,同时还需要时间来发酵与酝酿。

    这次阅兵和三九年那次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参阅部队都在之前经过了长时间的队列训练,历史上四零年胜利阅兵因为准备的过于仓促,结果部队愣是在街上走出了蛇形,只不过胜利者不受指责,当时举国都在欢庆西线的胜利,所以没有谁会对这种小问题在意,反正德国军队打赢了不是么。

    夏洛滕堡大街到达勃兰登堡门为止,过了这道城门这条大街就改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