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三章 阅兵(元首以及火炮)(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衔肩章之外,制服左臂上还缝着一枚元首大本营的黑鹰臂章,袖口上也缝着对应的袖标。帝国元首没有扎武装带,只在裤腰左侧佩挂了一柄陆军礼仪短剑。

    徐峻知道如何做更容易拉近自己与普通官兵之间的距离,战士们想要看到的是一名铁血的军事统帅,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名贵花瓶。

    这其实就是他在欧洲前线指挥作战时的装扮,参加阅兵的德军官兵中有不少人,曾经亲眼目睹帝国元首穿着这样一套制服,视察本部队的阵地与防线。

    “敬礼!”随着指挥士官嘹亮的发令,炮兵们端坐在半履带火炮牵引车的座椅上,神情庄严的向帝国元首致以军礼。

    法莫公司生产的sdkfz-9半履带牵引车是德军重炮部队的主力装备,在目前欧洲军用装备的序列里,暂时还找不到能够替代它的车型。

    英国和法国也有性能比较接近的重型牵引车,但是无论是越野性能和承载能力,还没有一款能够超越这种德式半履带牵引车。

    徐峻清楚世界炮兵的发展趋势,即便是自行火炮型号层出不穷的二十一世纪,牵引火炮依然是各国陆军的绝对主力。

    自行火炮是为了配合装甲与摩托化部队高速机动才开发出来的武器,为了获得上级需求的机动能力,往往要牺牲一些实战方面的性能。

    而牵引火炮只要不是重到挪不动地方,那是想多大口径就多大口径,想多大倍径就多大倍径,想怎样嗑药就怎样嗑药,什么后坐力膛压装弹速度都不是问题,只要能把足够重的弹头扔向敌军就成。

    二战自行火炮的极限记录是德国创造的,卡尔臼炮确实让苏军吃足了苦头,但也证明了把这种东西放在机动平台上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德军费尽心思只是为了把两吨重的穿甲弹头,扔向四公里开外的要塞目标,而同样的工作换成英国人来干的话,他们只需要随便拖几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出来改造一下,然后在弹仓里挂上五吨半的“高脚柜”或者十吨重的“大满贯”,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