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中国城(六)(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廉,工作起来任劳任怨,而且学习能力很强,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职业培训,很快就能接手一些不太复杂的技术性工作,这一点是其他种族劳工无法媲美的,所以很快华人就占领了北美特别是加州几乎九成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劳工因为语言以及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喜欢集中居住在一个社区里,在那里他们保留着自己在本国的风俗礼仪,甚至还给社区里的街道与胡同起了中文名。

    常年贫困养成的勤俭习惯,他们从不舍得在外面多消费一个便士的小钱,而是选择把赚取的钱财储存起来,然后交由会馆转递回国内。

    当时所有苦力们几乎都在脑后留着一条鞭子,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忠于我大清,只是为了日后返回家乡时,不会被官府当成乱党拖出去砍掉脑壳。

    在太平洋铁路建设时期,华工占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华工每个月的薪水起初只有区区二十六美金,虽然后期升到了三十五美金每个月,但还是不如白人劳工一个月五十块的薪水高。而且白人工人包吃包住,中国工人还需要额外为自己的餐饮付钱,只因为华工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吃不惯美国厨子煮的饭菜。

    筑路工作非常危险与艰辛,工程期间有数千华工因为各种事故而丧命,所以后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着一位华人苦力的尸骸。

    但是对于这些苦力来讲,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因为以当时的汇率计算,他们在家乡的农地里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也只有十几美元。(满清时白银与美元汇率最高达到了一比一点零七,就按一美元兑换一两海关银来计算,一两海关银可以兑换一贯,也就是一千枚铜钱。实际上当时广东很多农户,即便种的是自家的地,扣除各种苛捐杂税之后,月收入结余有七八百钱就算很不错了。)

    扣除掉伙食和其他日用,还清会馆的赊单与会费,如果他还洁身自好不嫖不赌的话,每个月大约能够节省下一半的薪水,这已经超出全家之前劳作一年的收入了。

    如果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