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云开日出(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有十五公里,我们的进展很顺利,我们应该快要接近伦敦的第一道外围防御阵地了。”

    海斯勒拿起无线电话筒,对着全营下达了命令。“所有人注意警戒,我们已经接近敌军防线了,要小心零散敌人的伏击。”

    “少校,我们要攻占这个镇子吗?”掷弹兵连长发来询问。

    “不用,只要没有遭到攻击,我们不必把精力花在这种乡下小镇上,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攻克这种小镇,是后续步兵部队的任务。我们将从镇子的北侧穿过去,在中午之前赶到帽子山,依照情报,那里有一条新构筑的防线,在那里我们要试探一下伦敦的外围防御强度,向上级发回第一手的作战情报。”

    “明白了,少校,那么我的人会前往村镇一侧进行警戒。”

    “明白,让士兵小心一点,这种大小的镇子里一定有一些民兵武装,除非必要,否则最好不要和他们发起冲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耗费在这种村镇战上。”

    海斯勒的营此前一路上穿村过镇,也曾遭到一些满腔保家卫国热血的英国平民的攻击,只是英国人手里普遍缺少反坦克武器。原本很悲壮的事情最后往往会变成一场闹剧。

    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没有遭到任何外界打扰,以至于基础建设走到了所有欧洲国家的前头。哪怕是经过了三天瓢泼大雨的浇灌,却没有出现欧洲那种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淤泥已经陷到大腿根的情况。

    相比之下此时的欧洲地区却依旧是遍地土路,哪怕是纳粹上台后的德国。依旧有一大批的乡间公路没有铺设沥青和水泥。这也是德军会配发那种高筒行军靴的原因,那可不光是因为帅气,因为一到雨季在德国的乡间行军,穿普通的低帮军皮鞋会变得非常非常悲剧。

    最终这场大雨只是冲垮了一些道路的路基,让部分德军重型装备的行进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阳光的照耀下。很快路面就又回复了干燥和平整,公路两侧的田野里的土质也变的紧实坚硬起来。两侧越野行军的轻型坦克提高了移动的速度,阳光从观察缝以及舱口照射进坦克,各车组之间的通讯里出现了乘员们轻松的笑声。

    就在海斯勒带领着他的钢铁大军浩浩荡荡的从七树镇外隆隆驶过的时候,德国人根本没有想到有几个英国泥腿子正在远处预谋着给他们来一次突然袭击。

    八十五岁的布雷特先生是一个成功的五金商人,他在北部好几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生意,据他讲他在年轻时曾经走遍过大英帝国每一寸领土,还自愿从军参加过可怕的布尔战争,他有一次孤身一个人与七个布尔强盗肉搏,只用一把小刀就结果了那些强壮的敌人。就是在那个鬼地方他伤到了一条腿落下了一些残疾,以至于没能被获准参加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错过了那场世界性的大战让他一直遗憾到了今天。现如今这个老家伙依然还保留着年轻时的那副火爆脾气,真不知道这种一点就着的性格怎么能做成生意的。

    这次德国的登陆让这个老家伙认为是上帝给他的恩赐,让他能够有机会弥补二十年前的遗憾,可以站在大英帝国的国土上为了保卫国王与帝国的荣誉而与凶狠的敌人作战。

    早在几个月前组建国民自卫队的时候,布雷特先生就已经是七树镇里最活跃的骨干,在他的影响力之下,不少镇民参加了那个民间武装机构,拿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开始了艰苦的训练。当地的退伍兵组织给七树镇派来了教官。那个下士惊奇的发现这里早就已经有了一个古董级别的军事指挥官。

    布雷特天天穿着他那套红色的陆军制服在街上打转,这位前陆军战时少尉头戴着他当年的米色软木盔,胸前佩戴着两枚奖章,手枪和军刀全都是当年的原品。牛皮武装带上的黄铜带扣擦得光可鉴人。

    现如今的七树镇其实早就已经人去楼空,居民们从广播中的消息加上地图推算,赫然发现自己应该就在德国人的攻击线路上。

    从收听到广播当晚的后半夜起,镇民们就开始恐慌性的拖家带口向着伦敦方向撤离。固执的布雷特先生拒绝了邻居的好心提议,他表示哪怕所有人都跑光,他也要留下来与侵略者战斗到底。没人能够让这个顽固而勇敢的老头改变主意。最终只能让他继续留下来完成他的使命。

    同时留下的还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这两个脑子有些迟钝的孩子是布雷特五金加工厂的学徒工,他们的家人与布雷特签了一份等同于卖身的合同,在二十五岁前这两个孩子无论身心完全归属布雷特所有。在这两个孩子眼里这个老头是仅次于上帝的伟大人物,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毫无疑义的服从,听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