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被限制在了四十五吨,要求加上附加装备和额外的装甲板后,总重量也不得超过五十吨。
在悬挂系统上,徐峻命令制造了两种型号的底盘样车进行对比,一种采用独立扭杆和气压减震器,外加德国传统的交替负重轮。另一种采用保时捷公司开发的纵向外置扭杆悬挂系统,也就是历史上在费迪南与虎王上使用的独特悬挂方案。
历史上一直传闻后一种悬挂不怎么可靠,但徐峻认为主要是因为承载重量超过了设计重量太多而导致的。
试验结果不出徐峻所料,扭杆悬挂确实比后者的性能更显著,但是考虑到扭杆系统占用车体内部空间,以及生产工时方面的原因,徐峻最终考虑之后,还是选择了保时捷。至少在重量突破六十吨大关之前,这种悬挂的表现同样不凡。
徐峻也不准备搞出超过六十吨的怪物出来,四十五吨的虎式已经是德国目前产能可以负担的极限,等到欧洲的生产潜力全部爆发之后,他才会按照当时的战况需要,投入更强大的装备。
动力和驱动系统后置,这确实很有诱惑力,但是德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只能从英国人那里获得技术,徐峻手里有大批的图纸,但都不适合虎式改型使用。
减去复杂的悬挂和行走系统所耗费的多余重量之后,车体内部也尽可能的采用轻质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尽可能把配额投放在火力和装甲上。
至于动力系统,徐峻直接拿出了历史上梅巴赫hl245发动机的图纸,元首的设计方案,让梅巴赫公司上下惊为天人,这哪里是什么随意间的灵机一动,就算是老牌设计师都做不出如此精妙的改进。
这种历史上被称为德国重型发动机极致产品的坦克发动机,安装有一个涡轮增压系统,输出功率达到了九百马力,安装在新型坦克上之后,单位功率可以达到十八马力每吨,这意味着这种坦克的机动力已经可以和现有大部分的中型坦克媲美。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装甲,徐峻很喜欢蠢萌的鞋盒造型,但他也知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