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新型战斗机的样品。
德国和苏联在军事上的合作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还属于魏玛共和国时期,为了重建德国的武装力量,塞克特之流在上面耗费了无数的心机。
而另一边因为建国后一连串的战争与内耗,苏联当时的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整个时代,而德国空拥有一大堆先进技术,却因为凡尔赛条约的约束,禁止在德国土地上生产和研究。
当苏德双方展开接触之后,这个问题上几乎是一拍即合,双方签订了著名的【拉格洛协定】,德国许诺向苏联提供技术和机械,帮助苏联建立起一整套的军工体系,当然与此同时,德国也在苏联的国土上得以延续他的军事与工业发展,继续训练他们的武装部队,并同时秘密研发被凡尔赛条约禁止的一系列先进战争武器。
德国军工专家曾经占据了苏联军工企业外聘专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德国提供给苏联急需要的大规模军事工业生产技术,可以说整整一代苏联军工品上都打着德国的烙印,从一开始粗糙的模仿一直到能够自主研发产品,苏联的现代工业化道路上,无法抹去德国专家的功勋。
整整十年时间,德国与苏联建立起了同志般的友谊,这段时间堪称是苏德两国之间的蜜月期。但是一切到了希特勒的纳粹党上台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之前那些毫无隔阂的交流渐渐被停止,曾经的同志也随着各自政治风向的变化,逐渐变得相互陌生起来。总算当时纳粹德国急需从苏联方面获得宝贵的资源,所以双方才一直没有彻底的撕破脸面。
一眨眼到了一九三九年,两国的关系再次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一纸新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双方竟然联起手来,一举车翻了态度嚣张的波兰。
要说擦鞋垫作死可是有历史传统的,而这一次的灭国是最为彻底,同时也是让波兰人最为痛彻心扉的一次,德国和苏联合起手来,消灭了波兰八成以上的精英阶层,单纯对于这个民族来说,这种巨大的伤害或许历尽数代人都弥补不回来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