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 成就(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伤害,一批参加过十月革命的老布尔什维克被清洗,列宁的战友和信徒们几乎十不存一,斯大林以此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把苏维埃改造成他想要看到的样子。

    他依靠第一次五年计划,开始将苏联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原本的俄罗斯帝国完全就是个农业国家,看似强大的帝国,其实是筑造在千千万万俄罗斯农奴的肩膀上。

    当斯大林接过领导权时,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相比西边的小胡子,东边的大胡子显然要悲剧的多。偌大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生产总值却只有德国的一半,要知道这数据还是魏玛共和国时代,希特勒都还没上台。什么飞机、汽车、造船、钢铁,全都是帝俄时代的遗产,如果那时候遭到强敌侵略,强大的联盟铁定要玩完。

    斯大林开始搞起了集体农庄,压榨出农民手里最后一粒粮食,以此换取西方的技术和工业机械。斯大林依靠德国的支持和美国的贷款,几乎是在平地上建立起了苏联的重型工业。有了发电厂和炼钢厂,制造出了高效率的矿山机械,苏联这才拥有了大规模开发国内资源的条件。

    随后苏联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全国推广的劳动竞赛调动起了厂矿工人的积极性,同样劳动成果提高了工人们的生活质量,无论是薪水还是物资供应,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老百姓可不管斯大林在中央里干了些什么,他们只看到斯大林让他们住进了崭新的木屋,餐座上每天都有黑面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上对斯大林的敌视情绪渐渐消失,他开始受到民众的崇拜和拥护。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功让苏联国力极速提升,苏联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主科研能力,不再受到那些西方工业国家的威胁与压制。斯大林志得意满,他认为苏联已经在他的领导下重新崛起,可以重新夺回沙俄帝国失去的荣耀,甚至更进一步,把国境线推向欧洲腹地,完成帝俄数代君王都未能达成的目标。

    三九年苏联和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