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支钢铁大军。
她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漫长的边境线也使其很难被彻底封锁,即便是欧洲方向遭到德国的封堵,她依然可以在远东地区找到突破口。
苏联具有的这些先天条件,加上德美等国的技术与经济支持,使得她建立起了一支数量规模凌驾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之上的庞大红军,同时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层面,都已经具有了同时代中等偏上的水准。
苏联武器在性能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部分欧洲主流国家,这在西班牙内战中已经表现的很清楚,也就是苏联对西班牙内战的介入,以及延伸至巴尔干半岛的左翼浪潮,导致了整个欧洲都开始警惕起来自东方的威胁。
苏联红军的庞大规模,是实现大纵深作战理论最重要的条件,说白了就是依靠几乎无穷无尽的兵员,发起一场不断向敌军纵深推进的大规模闪电战。
只不过德军因为步兵和装备部队的数量有限,只能集中装甲部队发起一场点到为止的突袭,然后由步兵巩固占领区域,围歼和清扫被包围的残敌,虽然能够顺利突破敌军的防线,但是装甲部队受限于战斗时燃料和弹药的消耗,很快就失去了继续向纵深推进的能力。
相对于德军精致而又凶猛的闪电战,苏联的战术就显得相当简单粗暴,如果让苏联红军来攻击德军所面对的目标,会发生什么事呢?
苏军指挥官可以轻易集结起超过德国四五倍的装甲力量,然后把这些装甲部队分成几个集群,每个都具有和德军主力集群相当的战斗力。
当进攻开始时,红军会用第一个集群突破敌军防线,在敌军阵地上打开一个缺口,然后这个集群就不再向前推进,而是配合步兵部队就地巩固作战成果,防御敌军反扑重新堵住突破口。
接下去红军会让后方养精蓄锐的第二装甲集群穿过突破口,向敌军纵深方向突击,一直抵达敌军第二道防线为止,然后第二集群发起攻击打开突破口,随即毫发无损士气高昂的第三装甲群通过突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