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资源,所以要尽可能减少本土的开采,在海外寻找到新的能源产地成为了一项国家战略任务,美国开始向所有未被全面开发的石油产地,派出了由高级地质工程师带领的专业勘探小组,测算那些地区的石油储量,然后按照储量多寡,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开发。
沙特的石油资源真正被美国国内所了解,那已经是一九四四年的事情了。当时美国国家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的地质学者艾弗里的李德高里尔,受政府委派带领一个资源调查代表团,到沙特阿拉伯考察当地的石油生产情况,并且预估波斯湾周边地区的石油开发潜力。第二年德高里尔回到华盛顿,拿出了一份配有详实数据的报告,报告显示在波斯湾地区六个国家中,已经勘探查明的石油储量大约是2亿吨,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大约在6亿吨左右。但是据获得的地质学数据,德高里尔估计这个地区的石油储量远远不止这些,当时他预测可能会在400亿吨以上。
就是这份报告,导致美国确定了插手中东事务的决心,开始用门户开放和民族独立之类的名头,对老欧洲的那群“盟友”频频下黑手。美国甚至不惜联手苏联,借助苏伊士运河危机和以色列立国战争等机会,把英法等老牌殖民势力逐步驱逐出了中东,并且取而代之成为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友。
不过如今徐峻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些历史不可能再重现了,他不会再给美国人插手中东的机会。沙特此时还是没有靠山的光杆一个,却坐拥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犹如幼儿持金行于闹市,沙特王室却不知韬晦自敛,反而妄自寻衅于大国,实在是自寻死路,自作孽不可活矣。有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德国此行可说是奉天应命、替天行道,以有道伐无道,救无知庶黎于危难之中,徐峻感觉自己心中升腾起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不只是在改变一段历史,更是在改变着后世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德国的非洲军出动之后,沙特的命运已经成为定局,没人能够逆转,哪怕美国人出手都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