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达(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了。”徐峻摆了摆手,示意这个话题可以结束了。

    “明白了,我的元首。”魏尔勒不怎么擅长外交和国际关系问题,他只能选择相信元首的判断是正确的。

    徐峻拉开窗帘往下眺望,碧蓝色的亚得里亚海似乎就近在手边,天气非常好,夕阳照耀在海面上,反射出一片片金色的粼粼波光。

    “再过一个小时,我们就能到达塔兰托了。”帝森豪芬报告到。

    “那片就是亚平宁半岛。”魏尔勒指着远处的海岸线说到。

    “看上去意大利的海运恢复得不错。”徐峻微微点着头。就在靠近海岸的航线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货轮络绎不绝。

    意大利的社会秩序恢复的比人们想象的要快,之前的战争并没有对意大利的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坏,德国没有像对待英国一样,对意大利的城市发起地毯式轰炸。说起来这也是因为意大利境内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战略目标,而真正拥有战略价值的目标,对第三帝国同样也很重要。

    别看二战中意大利武器的名声不咋地,但是他们的精密加工能力,一点都不输给德国的同行们。意大利武器之所以被人诟病,主要问题出在设计的理念上,用料和加工质量方面还是相当可靠的。

    德国从意大利招收了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全都有军工制造的经验,这些人正是目前德国最缺乏的。

    意大利全面裁军之后,大量士兵复员回到家乡,农村劳动力出现了饱和,那些富余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虽然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但也补上了此前的工业劳动力缺口。

    战争中意大利受损最严重的不是西北部的工业区,反而是中东部的农业省份,因为德国入侵时正值当年的冬小麦刚播种,结果因为农民被军队突然征召,田里的麦苗没有人去照料,第二年的歉收已经可以预料。杜兰小麦是制造意大利面的主要原料,于是意大利国内的食品价格开始飞速上涨。

    幸好德国放宽了意大利的燃料和原材料输入额度,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