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十二章 为王(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问法希尔心里的老实话,他对这场战争哪里有什么想法,他连这场仗为什么会打起来,至今都还没怎么闹明白呢。

    徐峻犯了个小小的经验性错误,他高估了这位王子的能力,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沙特阿拉伯人,已经整体落后于这个时代,而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了。

    不是因为世界抛弃了半岛区域的人民,而是他们整个社会选择了自我隔离在世界之外。表面看这是个文化问题,实际上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宗教政治的衍生产品。

    在利雅得的日子里,法希尔的生活实际上非常简单,每天上午抽出一两个小时处理一些杂务,剩下的时间就是游戏、狩猎、参加各种宴会,而后像一个普通阿拉伯男人那样虔诚的赞美真神。

    国王对这类王室旁系子弟的态度非常宽厚,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纵容,只要不对他与他后代的统治产生威胁,他会慷慨的满足亲戚们所有的要求。这是游牧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习俗,因为一个家族想要在半岛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最基础的条件就是所有成员团结一心。

    法希尔有权力方面的野心,但是缺乏成就其野心的实力,同时他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现代教育,对外面的世界依旧懵懂不清。法希尔对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认知,来自于他的酋长父亲,以及部落长老们的悉心教导。而他对于战争的概念,依旧还停留在十五年前那一系列部落内战的层面上。

    那时候法希尔只有十多岁,却也骑着骆驼,跟随父辈奔赴前线,虽然只是站在指挥官的身边观战,但也确实是开了一些眼界。不过这些经验放到眼前这场战争上,没有任何一点可以拿来借鉴的。

    阿拉伯部族的战术战略,已经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当今世界第一等的军事列强们,此刻已经进入了机械化和立体战争阶段,而那些还处在世纪初至一战末军事技术水平的国家,在这些列强的面前,只能遭到无情的碾压。

    这一点如今的国府就是个极好的例子,依旧使用着一战前战术的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