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三十章 声呐、鱼雷(中)(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九五式鱼雷,日本海军内部的正式定型编号是“九五式酸素鱼雷”(日语里的“酸素”就是氧气),这种鱼雷脱胎于“威力巨大之九三式酸素鱼雷”,是在后者基础上改进并专门提供给日本潜艇使用的版本。

    为了适应日本潜艇鱼雷管的尺寸,日本设计师缩小了九三式氧气鱼雷的长度和直径。九三式酸素鱼雷总长九米,直径六百一十毫米,战斗部装填有四百九十公斤“九七式炸药”(其实就是德国一战前发明的hexanite炸药)。而日本潜艇上采用的是英国标准的二十一英寸鱼雷发射管,所以九五式鱼雷的直径也就只能缩减到了五百三十三毫米,长度也降至七百十五厘米,战斗部内的装药也相应缩减到了四百公斤,同时鱼雷所携带的燃料相比九三式有所减少,导致了这种鱼雷的最大射程,只有原版“长矛”的三分之二左右。

    “长矛”是历史上美国海军给“威力巨大之九三式酸素鱼雷”起的外号,当时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海军,着实吃了这种鱼雷不少苦头。因为日本海军对外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到位,直到太平洋爆发半年之后,美国海军依然不知道有这种射程超远的鱼雷存在。

    九三式氧气鱼雷说开了,就是为了对付美国太平洋舰队而研制出来的,日本海军在这种武器上寄托了极大的期望,甚至还把它视为“秘密决胜兵器”,是联合舰队获取太平洋海上决战胜利的杀手锏。

    华盛顿条约之后,日本海军为了弥补主力舰艇数量上的差距,开始疯狂武装她的中小型舰艇,鱼雷被当时的日本海军高层,看做为中小型舰艇对付大型战舰最有效的武器,于是研发一款技术性能领先世界的鱼雷,放到了日本海军军械科研人员的桌面上。

    当时世界各国都在研发热动力鱼雷,这已经被确认为今后数十年鱼雷动力的主流,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热动力鱼雷依旧占据了世界各国鱼雷的大半壁江山。而热动力鱼雷中最吸引人的一类,就是使用氧气作为助燃剂的热动力鱼雷了。

    日本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