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维修零配件,如果徐峻的判断没有出意外的话,那么当东线战争爆发时,德军将会得到一千至一千两百门这种师级重型火炮,足以集结起一支压倒性的重炮集群了。
这种大口径火炮被定型为k40加农炮,法军那里则将其命名为canon de 155mm gpf 1940,在装备德军的同时也开始装备法军的炮兵部队。
这两门火炮的威力一点都不让徐峻感到担心,法国人玩炮兵一直都有自己的心得,虽然有时候会点歪几棵科技树,但是没人会去怀疑法国火炮的性能,这一点恐怕统帅部里大半的高层军官都会表示赞同,即便是那位前元首,也曾经蹲在西线泥泞的战壕里,在法国重炮的轰击下簌簌发抖。
让徐峻感兴趣的是,他设计的火炮辅助动力系统,首次在牵引式火炮上得以利用。k40的炮架前部可以挂装一台五十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和两个驱动轮,这台辅助动力可以牵引这门十二吨重的火炮,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进行移动。别小看这比步行还慢的速度,历史上东线战场上损失的大口径火炮,很多都是因为当需要紧急撤离时,炮兵无法在短时间内把十几吨的火炮挂上牵引车,无奈之下就地遗弃的,而这些火炮当时如果有哪怕一点点自主机动能力,这些损失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机动力当然不可能用于长途行军,但是短时间移动炮位时非常管用,特别在双方进行零星炮战时,一门神出鬼没的大口径火炮,必定能够给敌军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徐峻很期待这门火炮在东线战场的表现。
德军装备的火炮种类杂、型号多,性能却都乏善可陈的样子,二战中德军的炮兵一直都不出彩,相反种类繁多的弹药给后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拖了整个国防军的后腿。徐峻此时却无法对这种情况进行过多的改变,那么多装备还在继续服役,不可能一次就把它们全都淘汰。徐峻现在只能尽可能把那些旧型号火炮调往东部防线,然后在战争中自然消耗掉。
“这种加农炮完全达到了我们需要的技术要求。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