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德国驻巴黎陆军司令部转寄的。”魏尔勒端起茶杯,低头喝了一口茶水。
“哦?”徐峻歪过头看着参谋长,直起腰换了个坐姿。
“这是我的问题,我给了他在柏林的联系地址。”魏尔勒解释到。
“只是一些简单的问候和感谢,他的法语还不错,但德语水平很有限。信里面说,他在巴黎的饭馆生意得到了驻军司令部的照顾,不少官兵和游客都慕名到他那里用餐。不用这样看着我,您在巴黎也只去过这一家民间餐厅,其他时间都在酒店餐厅和自己的房间里用餐。”
“看来我要向周收一笔广告费了。”徐峻微笑起来。
名人效应在任何时代都能起作用,特别在如今的欧洲,理论上只要是德国元首踏足过的地方,都可能变成旅游景点。
“所以这一顿是周请客,他之前已经向我保证过了。”魏尔勒笑着回答。
“他在这里?我是说周,他现在就在柏林?”徐峻虽然有所预感,但还是亲口问清楚比较好。
“当然,他今天就在店里,您想要见他吗?”魏尔勒回答到。
“好啊,马上叫他过来,还有他的儿子...叫小林吧,他也一起来柏林了吗?”徐峻高兴的询问到。
“很遗憾,那孩子没有一起过来,据周说经过那件事之后,他就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去了,他希望那孩子成年之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魏尔勒回答到。
“知识改变命运吗?”徐峻仰起头,手指捋着耳边的鬓角。
这年头有这份见识的中国人实在是不多,只是在四十年代的欧洲,这显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欧洲此时学者专家满地走,真正靠学识发家致富的只是少数几个。
而在历史上的战争年代,欧洲的普通知识分子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不少人因为缺乏战争时期所需要的技能,结果只能在贫困和饥饿线上挣扎求生。这也直接导致了欧洲人才大迁徙的发生,当时几乎一代欧洲培养出的科技精英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