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九十四章 狂狼(二)(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动作非常大,苏联红军的情报机构不可能毫无察觉,这些偷偷越过边境的武装人员,目的很可能就是收集这些国防工程的情报资料。

    德国方面遇到的难题是,保安总局和帝国情报局现有的人力本身就不足,而因为东部防线抽调了波兰境内大量的兵力,结果苏德边境线上无论是德国边防警察还是陆军部队,这时候都难以抽调出更多的人手。

    当希姆莱得知此事之后,觉得这是党卫队向元首展示能力的好机会,于是祭出了手里隐藏的王牌,正在勃兰登堡学校训练的党卫队特种部队。

    希姆莱声称这支部队的诞生灵感,全都来自于某次元首府的晚宴,就在餐桌旁元首向他第一次提出了特种作战的概念。

    希姆莱对特种部队的兴趣,随着“战斧大队”的建立,变的越来越热切。这位全国总领袖长久以来,一直沉迷于历史上关于古代精锐部队的文学描写,而特种部队概念的提出,正好戳中了这位党卫队全国总领袖的痒处,他感觉元首提出的这种作战模式,简直就是为党卫队量身定做的。

    于是就在战斧大队还在训练之时,他就下令在战斧大队的课程基础上,搞出一套党卫队特种部队的训练方案。他要求这支部队除了敌后破坏和渗透战术,每个士兵至少要掌握两门以上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会操作所有苏军制式的武器,驾驭苏联境内常见的交通工具,甚至包括马车与狗拉爬犁。

    希姆莱很清楚这支部队将要投入东线战场,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事事都想在其他人的前头。

    部队人员的招募很顺利,全都是身体强壮二十岁左右的年轻队员,每一个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防军的体检标准,这也是党卫队和国防军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双方都急需适龄的优质兵源。

    这支特种部队招募的全都是纳粹青年团员,忠诚方面没有问题,成员也已经适应了集体生活,非常服从上级的管理。

    相比之下国防军少了一些政治色彩,更加突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无论抱着何种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