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生体(5)灰街 第七章 证据(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存储都是在为未来可能得的信息被盗与黑客攻击提供方便。然而,约瑟夫可不是那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与政客说什么就会傻乎乎的信什么然后把自己手里的选票投出去的选民,作为一名高级治安官……好吧,现在要加上“前”,作为一名前高级治安官约瑟夫·康纳虽然并非直接负责与信息安全相关的部门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的职务,但仅仅只是在治安管理局西南分局内部的耳濡目染就足以让他了解到足够多的与外界喧嚣甚上的内容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内容。

    就比如那些云服务运营商所叫嚷的“绝对的云端隐私与绝对的云端安全”,实际上从政府、治安管理总局与云服务运营商联手把个人云端信息存储这项业务推广的第一天起,这项所谓的服务就与广告中叫嚷的“隐私与安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谓的“隐私”只是表面上的因素,作为个人用户的确能够看到一层又一层的身份识别程序,比如视网膜、指纹、声纹、面部特征乃至各式各样的充满了“古色古香”意味的数字符号组合密码,但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作为治安管理局的一员,约瑟夫就曾经在闲聊的时候听一起抽电子烟喝咖啡的同事聊起各种他们监控中的所谓“嫌疑对象”的私生活。而这些被当成饭后笑料的内容全都是那些用户们千方百计想要保护起来的个人隐私信息,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用尽了方法去保护的个人信息在治安管理局内部只需要简单的几个小程序就能随便获取,甚至于他们保护个人信息的行为本身都变成了提供个人信息的一部分。

    即便是约瑟夫自己,都曾经在追查嫌犯的过程中使用了由后方信息部门提供的“模拟嫌疑人钥匙”,说是钥匙,其实就是拷贝之后经过掩饰与模拟重新建立起的一个能够骗过生命体征识别与个人认证的假人。

    在当今这个万物皆可虚拟、一切都上传到云端保存的时代,一个拥有了全部生体识别特征的“假人”,即便它并没有真实的存在也没有具体的躯体,但在那些被蒙骗了的识别设备眼中,这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