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见,李秀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再见,李秀玲】(113)(第6/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准备,衣服是不是该换换等问题。

    好在老刘头之前有过交代,家里又确实是这么个状态,因而其实并没有太多事项需要做。

    俩人只是以前没经过这种情况,又牵挂着相应的补助和慰问金之类,因此心里没底罢了。

    好在政府办事是注重程序的。

    吃过午饭没多一会儿,老刘头和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就登了门。

    俩人是在楼下遇上的,男人姓孙,是区里的一个什么干事,主要目的就是来打个前站,看看这边都安排布置的怎么样了。

    对于家里物品的摆放和到时候要走的流程,以及诸人该采用什么态度,说什么话,孙干事都一一交代,甚至在老刘头的建议下,诸人还演练了一番。

    和老刘头之前说的稍有不一样,这次来的只有区领导,「十一嘛,各单位都要视察,孤寡老幼军方方面面都要慰问,市领导哪里跑得开。

    再说了,我也了解了一下,你家主要还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还是老科长(指老刘头)一再关照,这才在慰问的名单里给你们争取到了一个名额」孙干事如是说,老刘头在一旁严肃的表情里透出些许得意,手一挥:「哎,跟她们就不用说这些了,都是体制内的事儿。

    还是得感谢孙干事啊,年轻有为,办事扎实稳妥,我看,将来前途无量哟!」李秀玲和周向红确实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像自己这样的小老百姓,有庙拜就不错了,谁还顾得上里面是哪尊神。

    于是就着老刘头的话对孙干事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至于老刘头这边反而只简单的说了两句就被他摆手制止了,感谢的话多几句少几句确实也无所谓,毕竟这是「自己人」,以后有的是机会。

    闲言少叙,像这样走访慰问的情节在此细说纯属浪费时间,读者们愿意看,大可以锁定电视新闻,逢年过节这类「新闻」总不会少。

    咱们单说此次老刘头的功绩。

    大壮当初的医药费经领导协调,报销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