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元妃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61(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安胎宽心之用。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了!亲了!好几天没更,就是憋这段呢!

    不放弃我的都是好宝宝!

    明天还有一章肥的!(对我而说比较肥)

    ☆、步惊心

    作者有话要说:  更了!!对不起!!下次我会提前准备好!!

    面对皇帝的赏赐,曼然却是嗤之以鼻的,“皇上其实心里眼里只有皇后,我的那份,不过是顾忌着太子的面子罢了。”

    元春坐在她脚边的脚凳上,替她点数着皇上赏赐的绫罗绸缎。听她这样说丧气话,也觉得憋屈得紧:“我早劝过你早早儿做打算,你不愿意为薄家和太子卖命,好歹珍惜自己和这孩子。将来无论太子如何,你有这孩子傍身,也是个出路。”

    曼然冷笑道:“我只盼着这一胎是个女孩,叫太子那帮人大失所望才好。”

    元春低头不说话了。女孩,女孩又如何?她的前世便是嫔御所生的女孩,贵为公主,不过是这巨大的鸟笼中的金丝雀罢了,谁有比谁强多少呢?倒不如皇子,将来无论是读书也好,领兵也罢,总能为自己挣出一片天地来。纵使太子想要拉拢利用,孩子是曼然自己的,太子还能管闲事管到嫔御宫中来不成?

    曼然到底是年轻,从未经历过后宫的这些纷纷扰扰,元春便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定要替曼然好生守护这一胎。

    中秋宫宴,曼然已坐在生了六皇子的琪贵嫔下首,俨然是宫里头最得宠的年轻妃嫔了。

    岳后与皇帝并肩坐在章台殿的上方,从下头看上去显得般配而和谐。淑妃和兰夫人分坐下首。因中秋佳节,大皇子慕容统得以回京述职,兰夫人穿着打扮显得格外隆重和精心。

    阖宫笑语嫣然的下头,人人都有着自己的算盘与喜怒哀乐。酒过三巡,兰夫人便起身祝词。她一袭深紫色的如意缎绣五彩祥云朝服,纤纤玉手映着黄藤酒,笑盈盈地敬皇帝:“臣妾祝皇上万寿无疆,愿我大晟一统四海。”

    慕容统在幽州镇守,守卫着王朝的边疆一线,四海平稳,他也是功不可没。皇帝见大儿子归来,本来心情便极好,又见他健壮黝黑,便知其辛苦。兰夫人这话正说在了皇帝的心坎儿里,他朗声笑道:“兰卿说得极好!当饮三杯助兴!”

    淑妃听了,便在一旁笑道:“兰姐姐心系天下,大殿下御守一方,替皇上分忧,是咱们的榜样,是该一饮而尽。可是皇上,今儿是宫宴,外头还坐着外臣,一会儿您还得去相陪,便只饮一杯罢。”

    皇帝听了便有些扫兴,却念在淑妃素来勤谨的份儿上,没有发作。兰夫人却竖起了眉毛,笑道:“大好的日子,淑妃做什么扫兴?若这样天下苍生的好事不值得三杯酒,难道你那些鸡毛蒜皮的陈芝麻烂谷子也要拿出来祝酒吗?”

    一席话说的几个低位的嫔妃都笑了,岳后冰冷的眸子扫了她们一眼,便淡淡道:“好好儿的,吵什么。大好的佳节,皇上高兴,喝多喝少,难道还要瞧着嫔御的脸色不成?”

    这话冷冰冰的像一把剑,刺得极准,又极伤人。大皇子在座上瞧着,连岳后也要给兰夫人三分面子,淑妃心里头再膈应,也不敢再劝。

    元春在后头替岳后捧着香炉,心里头腹诽这淑妃不得圣心。满宫里的嫔御皇子都瞧着,外头还有外臣等着,岳后不曾开口劝阻,她不过一届妃位,哪有劝诫的资格。怪道皇帝不喜欢她哩!

    太子扫了众嫔御一眼,便出列举杯:“儿臣恭祝父皇福寿安康,祝母后安泰绵长,也望大哥在边塞保重身体,众位弟弟当以大哥为榜样,勤谨努力。”

    圣心大悦,于是阖宫举杯,共享这太平的盛世,这狂欢的极致。

    喝了这杯,皇帝便自去外厅里接受众臣的礼拜。兰夫人恋恋不舍地目送着大皇子跟着其他兄弟们陪同皇帝出门去,眼光里热泪盈盈的。她也可怜,一年到头见不到自己的儿子几面,便是在宫里受了委屈,也无处宣泄。淑妃瞧兰夫人的眼神不屑而厌恶,那眼神带着厌恶,一晃飘过正座上的岳后,连忙将情绪收起来。

    岳后趁着皇帝不在,便招呼潘姑姑伺候着吃了一盅药。她这次的胎象不太稳当,太医总是嘱咐要少思多休息,她倒也遵着医嘱,可身为皇后,哪有真正能休息的时候呢?真想休息的,便不必做着皇后了,大把的人拱着她下台。

    她吃了药漱口,便觉得胸口憋闷得慌,元春忙将香炉向前递了递,岳后抚了抚胸口,半晌才好些。

    “臣的娘亲生臣的弟弟时,便有这害口的毛病,”元春见岳后难受得有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