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师下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章 心灵净土(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到作坊开始准备素胎,流云手加上玲珑刀,火力全开,十天足不出户,终于拿出二十件满意作品。

    “师傅,您还真练过童子功啊!”

    徐奎小心翼翼捧起薄如蝉翼的素胎,大气都不敢喘,一使劲弄破。毕竟是土生土长的龙泉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如此精致完美的素胎,惊为天人。

    柳生惠美更是震撼不已,茶道作为从小必修课程,加上柳生左卫门对青瓷的痴迷,小丫头的眼力远比傻大个高的多。

    崇拜道:“这么完美的作品惠美前所未见,就算比起制瓷大师绝对有过之无不及!”

    苏渊摆摆手,笑道:“这段时间多亏你们操心剑铺的事,都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

    “我已经买下老冯家的馒头窑,还让他招兵买马,过两天准备第一次开窑。等时机成熟,继续开拓新领域。”

    徐奎点点头,除去铸剑其他一窍不通。柳生惠美很兴奋,青瓷对于岛国人意义重大,茶道甚至比剑道还深入人心,市场潜力无穷无尽。

    刚吃完午饭,接到老冯电话,来到窑口,老冯赶紧迎上来,拉着旁边一个中年人,介绍道:“这就是咱们的老板,史上最年轻的铸剑大师。”

    “这是廖天,以前搭手的老伙计,最擅长上釉,知根知底,是自己人。”

    苏渊笑着打完招呼,大家坐下聊天。廖天好奇暗自打量着苏渊,龙泉最风头正劲的传奇人物,真正见面竟然比想象中更加年轻帅气。

    前几天老冯突然兴冲冲找到自己,如同打鸡血般意绵柔。青瓷的自然滋润与细腻精致,这才是独特魅力的真谛。

    釉质晶莹光洁,欲透不透,几近透明,犹如美玉般的通透,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朦胧的艺术美。就算是刚出窑的新瓷,外层也有玻璃光,但绝不刺眼,而是给人舒适自然的美感。

    美玉最讲究种的通透性,上好青瓷像老坑玻璃种、冰种的翡翠玉,玉泽青韵,青而不艳,釉质含蓄玄妙,深邃神秘,体现碧海晴空般的审美意境。

    这就是所谓的青瓷贵玉!

    三个人来到作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廖天拿起一个素胎,当场上釉,证明自己的实力。

    只见先将调好的釉盛于木盆,将素胎浸没釉浆中,后用细铁条托底将制品提起,开始荡釉。动作娴熟,轻松自在,果然是高手。

    苏渊在旁边观看,青瓷施釉的方法有浸釉、荡釉、涂釉及喷釉几种。传统方法多采用浸釉和荡釉,前者用于上外釉,后者用于上内釉。

    荡釉是用有柄的杓子将釉浆注入坯体内部,稍加振荡,待釉浆全部覆盖制品内壁即可,施釉的次序是先内后外,而且必须在内釉干燥后再施外釉。

    为便于施第二次釉,第一次釉浆必须能紧附坯体,所以釉浆含水量应较第二次稍高。厚度控制在o5毫米左右,待釉干后,即进行素烧,然后上第二次釉。

    精品最少要上四五道釉,最考验技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廖天双手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釉浆马上倒出,全凭手感,电光火时之间一次完成。

    苏渊很满意,光这一手荡釉没有十几年苦功想都别想,民间高手如云,不可小觑。

    等釉色阴干,拿起素胎,更加满意。青瓷之所以能风靡全世界,不论你盯着看多久,眼睛绝不会感到疲累。

    心情会越来越平静,越来越舒坦,如睹山水,若品清茗。驱闲闷,清烦意,舒心养眼,让人志定神闲。

    通透宝玉般青瓷自有一种摄魂诱魄的磁石股魔力,人一眼看到就能深深地留在的心里。多看几眼,或摆放案头,让人在浮躁社会环境下更为冷静,更为理智。

    如人生之净土,心灵里的清泉,洗去心灵的污垢,让人忘记忧愁与烦闷,在这喧嚣浮躁的世界里,获得清凉和宁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