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门春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254(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抖就摸刀把……

    这下子没有人敢抖了!

    而且每一个领完米粮的人,都能从侍卫那里领到一个大福袋,里头装着银钱,一大块布,还有一些防治疫病的药材。

    你当是小娘子嫁人添妆吗?为什么还有布?

    杨刺史心中盘算着,踮起脚尖一看,这领粮食的队伍弯弯曲曲的,几乎见不到尽头。

    照这样下去,今夜还得继续去岳州买粮。

    他想着,又是一阵肉疼,将已经吃下去的肉骨头再吐出来,实在是让人难受得很。

    “不知贵主何日启程回长安?这荆州的水也退了,这里穷乡僻壤的,生怕怠慢了贵主。”

    贺知春想了想,“后日便要返回长安了。看今日来挑米粮的人如此之多,挤得荆州城水泄不通,而且还有一些孤寡老人,没有办法来挑米。我觉得,可以将米粮直接分到县里,再由县里的人,分给村里。不是更好?”

    现在分米粮,也是根据户籍人头来分的。

    站队也是分为荆州府城的,还有各个县分开站的。

    杨刺史一听,那哪里成啊,若是那样,他不是要一天就把所有的赈灾粮全给准备好了,不行不行!

    贺知春见他不接茬儿,勾了勾嘴角,大声说道:“你们也别光站着了,帮着分米粮吧,也好让老百姓们早些回去。”

    那带刀侍卫一听,一个摸着刀子分银钱,另外一个则是拿了斗,也帮着分起米粮来。

    粮仓里的人想说,可一看到他们个个都五大三粗还带刀的,就立马怂了。

    分吧分吧,反正分的也不是我们家的米!

    杨刺史差点儿没有气晕过去,脸色铁青的站在那里。

    贺知春见好就收,既不会让他无粮可放,暴露了如今空仓的事实,这样会引起老百姓的恐慌;也不会让他舒舒坦坦的就这样应付了过去,今晚他还得继续问贺知礼买粮。

    因为有人帮忙,又怕到明天贺知春的银子发完了,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整个荆州治内,临近府城的几个县几乎全部领完了赈灾粮。整个粮仓里已经搬不出几筐了。

    当日半夜里,岳州到荆州的大船,那是来了一趟又一趟。

    反正天宝公主只有一天就走了,再坚持一天,他不但不会有事,还因为治水捐款,成为有功之人。杨刺史站在江边,肉疼的想着。

    翌日一早,贺知春果然没有继续去坐着了,只派了侍卫在那里盯着。

    她自己个四处的去买荆州特产,同崔九一道儿吃喝玩乐,做足了要回长安的姿态。杨刺史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他成功了。

    这荆州到了明日,又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了。

    好不容易到了第三日,杨刺史一大早就上江边送行,却不见贺知春得人影。一问,答曰:“荆州的乡亲们太热情了,我舍不得离去,再留一日。”

    第268章就问你气不气

    杨刺史咬咬牙,再忍一日。

    又到了第四日,杨刺史再去送行,还是不见人影。再问,答曰:“我这都到岳州门口了,怎么能不回老家去上上坟呢!”

    杨刺史咬咬牙,都忍了这么多日了,总不能功亏于溃吧,就再忍一日吧!

    到了第五日,杨刺史又去送行,还是不见人影。又问,答曰:“我掐指一算,今日不宜出行。明天是个好日子,我要回长安啦!”

    杨刺史觉得自己有些心衰力竭。

    到了夜里,他正睡得迷迷瞪瞪的,却感觉有人踹了他一脚,睁眼睛一看,整个人都傻了。只见贺知春正端端正正的坐在他的床边,拿着一个大棒槌轻轻的敲着他的床棱。

    而崔九还有薛贵一左一右的站在她的身边。

    她的身后大马金刀的站满了侍卫。

    他忍不住紧了紧自己的衣服口,强装镇定的说道:“贵主大夜里不休息,这是要做甚?”

    贺知春有些好笑,这厮难不成以为山大王来强抢民男来了,一条老倭瓜了,还掩啥衣服……

    杨夫人此刻也惊醒了过来,大叫出声,“易儿,快跑。”

    原来杨不举叫杨易啊!

    前半生过得的确是很容易,以后就只能不易了。

    “别叫了,你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了。”崔九扯了扯贺知春的袖子,行了啊,越说越不是味儿了啊!

    “杨刺史,请问荆州告急,你为何不向朝廷奏报?鲁县令治下内涝严重,问你求救,你为何不派府军救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