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门春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394(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谁都要心存了戒心。

    这种污蔑之词,贺知春觉得自己绝对不会用到自己的朋友身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即便有兵戎相见的那一日,她也会将他们踩在脚下,告诉她,你的选择错了。这样才能证明,当初她看人没有眼瞎。

    这种事情,光是想想,都觉得心如刀绞,鼻头发酸。

    圣人拍了拍贺知春的肩膀,陷入了沉思当中,天宝如今还年轻呢,当年同长兄也并非是水火不容,算得上是好兄弟,最后还不是拔刀相向了,有的事情,原本不想那样做,但是被推着推着,就那样做了。

    天宝到底是个小娘子,他不放心,恨不得在临死之前,事无巨细的,手把手的全部教给他。

    以为他知道,等他死了,对于贺知春的考验,才真正的到来。

    英国公同崔家,已经算是贺知春的主要力量了,不容有失。

    正在这个时候,鲍公公甩着拂尘,踩着小碎步就走了进来,笑眯眯的说道:“圣人大喜,在长安城往东方向的一棵柳树底下,农人挖出了祥瑞,竟然是一颗长得像是玉玺的天石……”

    “现在京兆府尹正遣了人将祥瑞送进宫中来……这事儿在整个长安城都传遍了,无人不称赞,说圣人有德,天佑英主,大庆的江山延绵万年,千秋万代。”

    贺知春同圣人对视了一眼,来了!

    第417章脸皮如面皮

    东方,柳树下,玉玺……

    柳家可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给他们两根羽毛,他就敢飞上天啊!

    圣人不知晓贺知春刺有多急迫,若真让那个子虚乌有的孩子当太子,怕是柳家人转眼就能弄死了他这个孱弱的老头子,还有天宝这个柔弱小娘子。

    “天宝继续看折子,等着祥瑞来便是。”

    圣人想着,从书架上抽了一本孙子兵法,随手翻了翻,淡淡的说道。

    贺知春应了声,又继续看大臣们所奏之事了,这一本,说的乃是府军牺牲之后,失了永业田与口分田,家眷生活难以维系之事。

    贺知春皱了皱眉头,突然想起了一桩陈年旧事来,当初他们在小杨村遇到的那位府军,可不就是失了永业田。

    她身上的琐事太多,也没有顾得上深究此事,只当是个例,原来是竟然是常有之。

    “阿爹,若是百姓们以各种理由卖了田,然后又被贵族们买了去,那岂不是土地又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中,长此以往,均田制便推行不下去了。”

    大庆推行均田制,男丁都是有口分田以及永业田的,迁徙或者是无力丧葬的时候,是可以出售永业田的。

    像之前小杨村的那位,就是办丧事都办穷了。当初在荆州,水患之后,也有不少人靠出售田地来安葬亲人。

    孝道所致,大庆人十分看重身后事,便是砸锅卖铁,都要将这事儿办好了,不然就是不孝顺。

    这种均田制,能够削弱世家对于土地的掌控,出现更多能够吃饱饭求上进的小地主,他们这些人,乃是科举的中坚力量,是圣人削弱世家的基石之一。

    圣人叹了口气,“百姓苦啊。难不成你要禁止买卖么?万一真到了砸锅卖铁的时候,守着土地,却没有办法活下去,那也是不行的。就算禁,那些人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法子,来买田地。你问问贺二郎,他都买了多少地了。”

    贺知春尴尬的笑了笑,贺知礼的确是有这么个癖好,买西买东的,总想给家里人置办产业。

    贺知春把这个归咎于小时候穷怕了!

    “这种折子,月月都有,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天宝若是有兴趣,可以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事儿,你寻贺余及贺大郎一问,便知晓了。”

    贺余在司农寺,贺知书在兵部,都是与这事儿沾边的。

    贺知春点了点头,“阿爹,我知晓了。”

    她说完,又拿起另外一本折子看了起来。

    不多时,京兆府尹苟询满面春风的走了进来,见了礼之后,高声大呼道:“恭喜圣人,天降祥瑞于有道明君……”

    贺知春见那苟询一张一合的嘴,心中无比的鄙视他。

    第一次见到苟询,还是在高绵的案子当中,那时候苟询手下的不良人黑皮率先发现了高绵的死,苟询怕惹上莱国公府同英国公府,撂挑子给了大理寺,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这就是一个脏活累活道友干,获奖领功贫道来的无耻小人啊!

    苟询约莫说了有一炷香的时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