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女好辛苦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知道的都说晏暹这是在拿当年挑苗氏做妻的眼光,挑大儿媳。不知道的,却个个都说晏暹这是瞧不上东篱的小娘子,要不然怎么看了这么多年,愣是没选中一位合适的。

    沈家迁至东篱不过才短短数年。但因着两家人有生意上的往来,沈家夫人渐渐与管姨娘数落起来。虽有些瞧不上晏家这种明明有主母,却让个妾当家的人家,奈何人晏家确实是东篱首当其冲的大户,便也低了三分气势,同管姨娘交好起来。

    于是两家结亲的事,便也因此得到了管姨娘的提议。

    晏雉现在最怕的是晏节已经与沈氏见过面,并且点头应允了这桩婚事。听熊氏的意思,两家的确交换了名帖,但还没最后定下。

    如此,倒还有机会悔婚。

    晏雉不敢开口就问过眼的事。她现在毕竟是个才六岁的孩子,就算早慧,也不会在没人教导的情况下,知晓那么多旁的事情。说多了,只会让乳娘她们平白遭人怀疑。

    她拉了拉晏节:"大哥……那个人不好。"

    晏节显然有些惊诧,抱着她往旁边走了两步:"四娘说谁不好?"

    她道:"那个要嫁给你的姐姐……不好。"

    晏节睁大了眼睛,眼神骤变:"四娘是听谁说的?"

    晏雉偷偷咬了下舌头,眼眶登时红了:"四娘在寺里玩的时候,听见上香的人在说……她们说,她们说要嫁给大哥你的那个姐姐喜欢打人。"

    这话是撒谎,可又不是。

    在重生前,沈氏进门前,晏雉知道,晏节未尝不是不满意这桩婚事的。

    可一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尊重父亲的安排,二来,他年纪不小,成家立业是必然的事。

    若沈氏是位贤妻,夫妻琴瑟和鸣,自然好不愉快。倘若不是,就学着父亲和母亲相敬如宾便可。

    后来,沈氏进门。晏节果真与她相敬如宾,一心扑在考取功名上,即便知道了沈氏在家中鞭笞下人,至多不过是叮嘱几句,后来也不是没出过人命,可除了斥责,晏节最大的动作,也只是再不进沈氏的屋子。

    晏节去参加乡试那年,晏雉亲眼看见沈氏将兄长的一个通房活生生地鞭笞而死。

    所以,说沈氏喜欢打人,并不是诬告,也不是撒谎。

    这些话,晏雉只能点到为止。

    晏节看她的眼神,已经有些变化了。她略带几分紧张地撒娇:"大哥,你找人偷偷去看看吧。万一……万一那位姐姐真的喜欢打人,四娘怕疼……"

    晏节瞳孔缩了缩,垂下眼,将人重新抱起,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尖:"小捣蛋。大哥这就让人去打听打听,要是真跟你听到的那样,大哥就去退婚。"

    他可以娶一个并不喜欢的人,回来慢慢培养感情,却不能娶一个品行不端的人。父母这种情况,四娘显然是不能一直由管姨娘和乳娘照顾,他做兄长的,日后自然要承担起教养四娘的担子,他的妻子也必须有担当才行,不然,如何能做晏氏的当家主母。

    晏家祖上曾立下家训和家规,其中便有在子嗣成家前,每日用膳,需得一家人坐在一处。若是有旁的事,或是成家的,便可以回到自家小院子里和妻子孩子一块吃饭。

    晏府如今只三位郎君一位小娘子,皆都还没成家。所以,除了常年不沾荤腥的熊氏外,这一顿饭,几乎是合家团圆。

    在东篱,妾是上不得台面的,便是婢妾所出的孩子,也不过是"鄙于侧出,不预人流"。然而,晏家自北方而来,北方世族,向来不讳庶孽,也因此,像管姨娘这样的妾,才能和正妻所出的嫡子嫡女同坐一桌用膳。

    其实,晏雉一直知道,除了一个名分,管姨娘在这个家中,实际上已与当家主母无异。要不然,也不会只随意说了几句话,便令阿爹决定为兄长聘下沈氏女。

    用膳的时候,管姨娘当真提起了向沈家下聘的事。

    "阿郎,年前将大郎的生辰八字拿到寺里求姻缘的时候,明朗大师曾解过签,说大郎成亲年纪宜双数,这二十二岁是个好年纪,不如早些下聘,定个日子,好把沈家娘子娶过门来。"

    看管姨娘说话时,神情诚恳,不似作伪。晏雉一时也不好判断,沈氏的为人,她究竟知不知情了。

    晏暹喝了一勺汤,闻言,抬头看了管姨娘一眼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