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女好辛苦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是一尊金漆观音像,金色的莲花上,宝瓶观音慈眉善目,似有怜悯地看着她。

    晏雉握了握拳头,垂下眼。

    云母见状,有些惊异。这不过是个六岁的小娘子,却难得沉得住气,即便娘子这会儿依旧诵经,仿佛没能听见她说话一般,却仍旧安静地站在原地,至多不过是抬头看了看观音像。

    没人知道其实晏雉的内心有多恐惧。

    兄长成亲的第二年,她因为顽皮闯了祸,阿爹听从了沈氏和管姨娘的意思,送她去了乡下的庄园里。

    她在那里无人问津般地过了三年,直到兄长考取功名,她才被执拗地接回晏府。而那时候,她的教养已经因为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和养育,不像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了。

    回晏府后的日子,恍若炼狱。

    沈氏的跋扈,和管姨娘名为好意,实则却渐渐显露出来的无情,折磨得她痛苦不堪。她那时候不懂事,只以为求了阿爹求了阿娘,一切都能过去。若不是兄长们凑巧回府,她只怕已经跪死在堂屋内。

    子不能言母过。

    晏雉曾经有无数次机会问阿娘,为什么不帮帮她。

    也曾经抓着已经年迈的乳娘的手,哭着问是不是阿娘不喜欢她。

    可谁都没有说,即便是阿娘身边的那些女婢丫鬟,也一个个讳莫如深。

    只有乳娘浑浊的眼中滚下热泪,颤巍巍地摸着她的脸,低声说:"娘子这是不愿争,也争不过。"

    争?

    争什么,争阿爹?

    后来,迫于无奈,晏雉嫁了熊戊,看着那些花枝招展的姬妾,她也想不明白,既然阿娘从未对阿爹生出过情爱,又何来的争。

    直到重生……

    直到那日在寺中,阿娘说的那句话:"沈家这门亲事,是管姨娘和阿郎提议的,即便你们私下替大郎觉得委屈,也万不该在小娘子面前学舌!"

    是了,直到这一日,晏雉才恍然明白,乳娘说的"不愿争"和"争不过"指的是什么——管姨娘自大娘过世后,掌家多年,府中上上下下无不是她的人,阿娘作为续弦,即便顶着主母的名号,也争不来这主母的实权,佛本讲无欲无求,阿娘故此便也歇了心思,只安守一隅,不问庶务。

    可想明白了又能如何。

    晏雉抬首,望着观音像。

    菩萨,如若这重生一回,不过是为了因果轮回,百事天注定,那又何必让她再经历这一次。

    "四娘。"

    诵经的声音渐停,晏雉回头,看着熊氏:"阿娘……"

    熊氏弯了弯唇角,笑:"你这孩子,怎么来这了?"

    晏雉走过去,拉着熊氏的袖子不放手:"阿娘,你帮帮大哥好不好?"

    熊氏微怔。晏雉赶忙提起一边的裙子,露出一小截还包扎着的小腿肚,委屈道:"那人不好……她吓唬我……她还发脾气!"

    云母看着她的小腿,目光微闪,低声问道:"小娘子这是伤着了?"

    "嗯!"没等熊氏问话,晏雉猛地扑进熊氏怀里,急急道,"我跟着哥哥们去樊楼,那人……那人脾气不好,吓坏我了,茶碗砸在地上,割到腿,好疼!"

    熊氏不语,只伸手摸了摸晏雉的腿肚子。佛香沁入鼻尖,晏雉窝在她的怀里,竟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阿娘,你帮帮大哥……那人不好,真的不好……"

    晏雉越哭越难受,像是要把从前所说过的那些折磨那些委屈全部哭诉出来。可她只是哭,眼泪簌簌的掉,熊氏只当她跟大郎兄妹情深,又因为受伤的事觉得难过,这才哭得停不下来。

    这时,玉髓走了进来。

    "娘子,"她小心翼翼道,"管姨娘过来了。"

    晏雉闻言,忙擦了擦眼泪,听话地让云母抱到了幔帐后面。熊氏则端坐在佛龛前,等着管姨娘进屋。

    管姨娘神情温婉,身后跟着两个丫鬟,缓步走了进来。

    屋内的云母和玉髓,都乖巧地退了下去。管姨娘看了眼熊氏,扭头也吩咐两个丫鬟离开。

    茶也不必上了,管姨娘开门见山,温声道:"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