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女好辛苦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是这日子,便如此这般,不知不觉的,到了过年。

    离过年约莫还有三日,贺毓秀便宣布放了个寒假,说好元宵过后,统统都要回来上学。学生们一声欢呼,吆喝着书童收拾笔墨赶紧回府。

    他带着书童,将私学内的门窗全部关好,背着手,慢悠悠地往门外走。私学外,晏府的马车早已候着。

    坐在马车边上,黄这两条腿,同站着的晏节说话的晏雉,最先看到先生出来。师徒三人弯腰上了马车,晃晃悠悠地往晏府走。

    贺毓秀在东篱没有亲眷,只带了个小童便来了东篱。过年时,晏雉自然不会让他和小童两两相顾,遂提议说邀先生去晏家一道过年。

    见晏暹并未反对,兄妹俩便将事情同先生说了。贺毓秀乐得凑这个热闹,自然也没拒绝。

    自那日母女交心后,熊氏便每日只在小佛堂内诵经半个时辰,之后的时间,不是坐在晏雉房中做针线,便是掌家。

    管姨娘一度担心夺权,不死心地在晏暹面前哭诉了几句。未曾想,从前一直纵着她的男人,竟头一次皱起眉头说,主母本就是要当家做主的人,何来夺权一说。

    管姨娘咬咬牙,索性趁着快过年了,将手中的权一放,想看熊氏吃苦头后亲自将掌家的权利送还给她。结果到底还是棋差一招。等她回过神来,熊氏已经雷厉风行地在晏府树立了威信。

    不光是玉髓和云母高兴地哭了出来,就连晏雉心中也十分开心。

    不是说管姨娘不好,只是,兄长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若是出身在一个由姨娘管家的人家,怕是容易遭人诟病。

    按照惯例,除夕当天是要去祠堂祭祖的,回来后在家守岁。大邯有宵禁,但到了过年这种时候,宵禁也就象征性的取消了,夜里的大街上,还有驱傩队伍在跳舞。

    一大早,晏雉就跟着大人去了晏家在东篱乡下的祠堂祭祖。因要过年了,她身上穿的衣裳还都是新的,梳了个丱发。殷氏原还想给她挂上海棠东珠白玉项圈锁,奈何晏雉不乐意,不得已又找出串七宝璎珞来,这才愿意戴上。

    晏雉平日里为了习武读书,总是穿得规规矩矩的,虽好看,却到底太干净了些。难得过年,又愿意让人打扮,殷氏这才可劲儿地想往她身上穿戴好东西。

    打扮好,晏雉便推了门出去。

    外头在下雪,虽不大,可这风一吹来,直往领子里钻。晏雉缩了缩脖子,下一刻,殷氏就抱着氅衣出来,将人裹上抱了起来。

    同阿爹阿娘请过安后,他们一家人终于出了大门。

    东篱乡下的晏氏祠堂,供奉着晏氏的列祖列宗。

    已经到的旁支们见了晏府一行人,忙催着孩子上前磕头行礼。晏暹摸着孩子们的头,一人给了一个红包,又同自己的堂兄弟们说了几句体己的话,这才进了祠堂。

    女儿家是不可进祠堂的。晏雉被交给丫鬟婆子照顾,去了祠堂外的厢房。房内烧着炭火,暖烘烘的,倒是舒服。

    因为要备过年的礼物,晏雉已经好几夜没仔细睡过。她人小,虽然家里纵着她学那些旁的小娘子不必学的东西,可是唯独钱财这块,却鲜少让她自己打理。

    为了能送人礼物,她不得已只要将私藏着几两银子全部翻了出来,然后让殷氏去采买了些料子。她女红算不得好,忙活了几夜做出来的东西,只能说是礼轻情意重了。

    厢房里暖暖的,晏雉坐在榻上,昏昏欲睡。这一睡,还真就睡到了回家。

    吃过团年饭后,天色已经开始发沉了,远远地从街道上传来嬉闹的声音。晏暹看了看围坐在一起的儿女,喝了口茶,摆了摆手,放他们上街,又叮嘱跟着走的丫鬟仆从,务必要跟好郎君和小娘子。

    街上有驱傩。傩翁和傩母走在驱傩大队的最前头,围在身前身后的是戴着小孩儿面具的护僮侲子,还有很多戴着各式各样青面獠牙的鬼怪面具的人一道走着。

    晏雉人小,挤挤攘攘的人群中最容易走丢。晏节索性将她捞起来抱着。

    晏雉坐在晏节的胳膊上,因了他的身高,轻轻松松就能看到人群中慢慢向前移动的驱傩队伍。

    "适从远来至宫宅,正见鬼子嚇嚇。偎墙下,傍篱棚……"

    "四娘,你在念什么?"

    晏雉回头,与晏畈平视,抿了抿嘴:"我在背书呢。"

    晏畈乐了,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过年呢,别背书了,二哥等会儿带你放爆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