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掌上金珠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去了,库房内盘的那些,下半年也足够,我们也竞不过那几笔生意,买的多了卖不出去压了反而亏。"倘若真的是她想错了,明年再去也不迟,否则可不够亏的。

    ☆☆☆

    安芝的这个决定并未引起什么动静,林家在金陵城诸多生意人中不算出挑,他家的船怎么走,别人不会额外关注。

    第二天去过徐家庄,四日后,挨着东市的晋阳街上,开了一间宝货铺子,叫梳斋。

    与其他铺子不同的是,这家宝货铺子只做女子买卖,里面卖的东西也都是姑娘夫人戴的,金银首饰,熏香料子,好些还是外廊货,别的铺子买不到。

    铺子的掌柜是位年轻夫人,名叫刘娘,开铺头一天,送出去的熏香袋子就吸引了许多姑娘,也就是两三日的功夫,便传进了那些高门大户内。

    沈府中,才从丘庄回来的沈帧,受到了小团子的热烈欢迎。

    沈帧将它抱了起来,顺手就摸到了它脖子上挂着的小囊袋子。

    李忱在旁解释:"少爷,这是林姑娘送的。"

    沈帧将其解下来,小团子拖了一头的绳结在那儿啃咬,翻开其中,里面是还未干透的花,沈帧揉了揉它:"她还给你备了礼。"

    "少爷。"李忱想了想,"林姑娘还送了两条鱼。"

    沈帧抬起头,李忱便将管事送鱼过来的事说了一遍:"说是林姑娘在湖边钓的,拎上来就交给他了,什么都没说。"

    屋内沉默了一会儿,沈帧低头看小团子:"既然是她送的,就养着罢。"

    "……"李忱这会儿有些怀疑自家少爷的喜好,可他哪儿敢说,只禀报着这几日的事,"晋阳街上开了一间宝货铺子,是林姑娘开的,掌柜姓刘,是之前西市米铺那位权掌柜的夫人,权掌柜是宣城人氏。"

    "生意如何?"

    "生意很好,西厢那儿二小姐都去买了沉香珠。"李忱还想着,是不是去买个礼物回来送给冬夏。

    沈帧嗯了声:"赵家那边呢?"

    "赵老爷果真去找了叶老爷,不过大少爷,听码头那边说,林家五月的船不走坪洲了,说是还去岭西。"李忱也是这回去查了才知道,这一年里林家出去的船都是林姑娘在操持,闷不吭声添了船发了财。

    沈帧莞尔,将那小囊袋子绑起来重新挂到了小团子的脖子上:"聪明。"也不知道夸的是谁。

    四月中迈出后,金陵迎来了雨季,烟雨蒙蒙的,淋了这喧嚣气息,使得金陵城看起来宁致了些。

    还是有船出航的,只不过码头上没那么热闹了,倒是集市里,春收时节,许多人打着伞在挑货,马车匆匆忙忙经过,溅起一片水渍,四处都是湿漉漉的。

    正值了午后,安芝从马车上下来,打伞走了一段路到梳斋,街上的人不多,铺子内倒有几个客人,不过应了这雨天的气氛,总透着些慵懒劲儿,尤为的安静。

    "雨那么大就别过来了。"刘娘叫人去煮茶,将她带到了内堂,"这几天客人也不多,不急这一时。"

    "这也说不准。"安芝笑了笑,推开窗,后院雨势是越来越大了,吹进来的风透了凉意,"等会儿我将东西送过去,与寒山寺的师傅谈妥之,七天后你去寒山寺将供珠拿回来。"

    "就不能迟一月再出发。"刘娘知道她过几天就要出船了,这一年里也没见着她几回,倒叫她心疼,"等这雨水过去后再走。"

    "迟一月出发可就迟一月回来了,我可想早些时候回来见你们的。"安芝视线落到刘娘腹上,笑的很开心,"可不能错过这小子出生。"

    三个月出头些,还未显怀,权叔与刘娘成亲三年,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安芝也是期盼的很。

    "你啊。"刘娘说不过她,只得一遍遍叮咛,"在外头凡事不可强出头,还有啊,听闻苏禄国那儿的人都未开化,野蛮的很,你这趟去,可别下船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