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掌上金珠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声音随着马车远去,这雨势也小了,突降的这一场大暴雨将金陵城淋了个措手不及,进城时,安芝还能看到路边没来及收回去的摊子,湿漉漉摆在那儿。

    待到回了林府,只剩下屋檐下的滴答声,天已黑,空气冷冰冰的,院子内大雨扫了一片,墙角的树倒是精神。

    宝珠将茉莉花摆到桌上,不一会儿屋内便都是花香。

    窗台前的桌子上支了灯,差人去取食盒,这般忙碌过后,府内更是安静了,安芝拿了本书靠在软垫上,泛了些困意。

    ☆☆☆

    窗外的秋夜如往常一样安静,渐渐夜深,破晓之后,东方渐露了鱼肚白,金陵城的天又冷了许多。

    俗话说一阵秋雨一阵凉,快十月末,棉花生意又好了起来,金陵城内几间商行内进进出出的商客尤其多,林家这儿生意也不错,安芝清早起来前去,商行内已接了好几位客人。

    林家的棉货与其他的商行差不多,来的也都是些熟客,最多是今年其它买卖给带的新客人,所以忙到快中午时就清闲了,林向升看了账簿,笑着与安芝说起以前:"以往这棉花还未有时,穷人家穿缊布之衣,难以御寒,一冬天就冻的不行,可这襦袄之服不是谁都穿的起的,常在富贵人家,以皮毛御寒。"

    "如今锦绣绫罗也不便宜,这皮毛更是贡货居多。"安芝没去过北方,但也知道每年下来的皮货有不少,可即便是多,穷人家还时用不起,"义父,早年前这棉花也不便宜啊。"她看书上所记,还有用这当景观之用的,可见价高,哪像现如今,都是能穿的起。

    "是啊,早年不多,自然价高。"就是在林向升小的时候,这棉衣棉被也没这么多,几十年过去,朝廷下了政令,要各处种棉,产量大增,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许多,这才有了如今的状况。

    "谁都赚了,那薛家却是亏了。"安芝数了数几家大行,薛家的棉花今年似乎进的并不多,前些日子还压了价出卖给了别人,也不知道为何。

    "都让陆家与张家收走了。"说起来林向升也觉得有些奇怪,薛家卖那些棉花的时候,也就在半个月前,走这一步委实叫人看不懂。

    "薛家家大业大,不差那一笔,义父,我想了下,这船还是得提早几天出发,到了岭西去滇州还有些路,宁肯是我们等着,也不好叫他们等我们。"

    "这回你别去了,交给他们就行,再有两个月就过年了,今年可要回宣城去祭拜?"

    "不去了。"安芝摸了摸桌上的雕木,"明年再回去祭拜。"

    林向升微叹了声,想说着什么,但又怕触了她伤心事,便将话题转了过去:"下月淮安议事,你替义父去。"

    安芝眼眸微亮,抬起头看林向升,随后笑了:"义父可真了解我。"

    "你这丫头啊,就只想着这些。"

    "我还能想什么呢,这些就够我想的。"

    林向升问她:"下月十六是什么日子你可还记得。"

    安芝想了下,恍然,是她的生辰,于是安芝不甚在意道:"年年都如此,不过也罢。"

    "那怎么成,生辰是年年有,今年可不一样,我与你义母商量过了,也不用太多,与林家走的近的邀请些,摆上几桌给你办个及笄宴,你若嫌那礼节繁琐,省了也罢,但这宴可不能省。"

    这丫头年纪摆在这儿了,早晚是要出嫁的,虽说他们夫妻俩不会去替她拿这主意,可若是连这宴会都省了,谁家知道林家有个待嫁年纪的姑娘呢,也就没有好人家来求娶。

    安芝抿嘴,最终还是答应了,这是义父义母的心意,她要再说不,反而伤他们的心。

    只不过对她而言,这也就是个宴会,她盼着小叔回来,盼着在林家呆够两年后自立门户,盼着回到宣城,将计家拿回来,唯独是这亲事,她没考虑过。

    眼看着义父有要劝的意思,安芝赶忙:"义父,我看这儿也无事,我去梳斋看看。"

    林向升无奈:"去罢。"

    安芝从商行里出来,带着宝珠到晋阳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