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不是这样的汉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17(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清罪名,甚至还暗中与太子一党保持联系。庆王惊怒交加,对裴家更是赶尽杀绝,这一次连同妇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而当时的裴翎因为潜入北朔,才免遭第二次的格杀。

    好在庆王一党也没有猖獗太久,他因为在太清帝病弱时候窥伺宫廷,被太清帝发现,从而被训斥。庆王怀恨在心,发现父皇并不想将自己立为太子之后,索性勾结地方,举兵叛乱……

    可以说四王之乱贯穿了整个太清帝的后半辈子,十余年的朝政斗争和此起彼伏的叛乱让皇室的权威一落千丈。直到最后原本是个小透明的景耀帝异军突起,问鼎大位。

    景耀帝登基之后大赦天下,很多之前牵连的家族得以赦免,裴家也在其中。之后裴翎得以凭借军功快速晋身,更在执掌大权之后平反了冤情。

    可惜家族中人都死绝了,只剩下裴拓这个侄子机缘巧合才得以存留。

    秦诺扪心自问,这样的深仇大恨若是落在自己头上,绝不可能轻放。

    诚然,在这个时代,忠君的守旧思想占据了主流,这种观念一贯认为,皇帝都是无辜的,都是奸臣蛊惑,才会导致迫害忠良,好人冤屈。只要将来拨乱反正,将奸贼诛灭,自身悔悟一番,就可以达成群臣一家亲的大团圆结局。

    便如眼前,迫害裴家的是庆王一脉,已经因为叛逆之罪被削去皇籍,灰飞烟灭了。裴家的罪名也已经被洗清,爵位和封地都被归还。

    但是裴翎会这么认为吗?日常接触中,此人才智敏锐,堪称惊才绝艳,绝对不是那种古板守旧的人。

    “朕会小心。”最终,他只能这样说道。

    裴翎是一只猛虎,虽然几次见面,两人之间气氛融洽,几乎要引为知音,但是秦诺非常明白,裴翎的危险性。

    秦聪驾崩的那一夜,如果不是自己紧急变换了方案,那么整个京城,已经血流成河了吧。

    神策营,神兵营,霍家,还有依附霍家的众多门阀贵族……甚至连宫中的霍太后只怕都难以保全。

    比起自己准老丈人霍东来的温水煮青蛙式的百般谋算。裴翎的风格,更偏向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蛰伏千日,一击必杀。

    第76章演武堂

    有了朝臣的支持响应,格物司的人才很快备齐了。

    格物司的主事由原属于工部的一位官员专任。

    这个名叫吴奇水的年轻人是工部青年才俊之一,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就已经立过几次功劳了,主要集中在农具改良上,尤其是对曲轴犁的改进,使得耕地速度提升了两成,同时减轻了对耕牛的损耗。听说日常他还在城外自家的田庄上开辟了专门的院子,尝试栽种瓜果蔬菜,试着提升产量。

    虽然至今没有什么成果,但秦诺听到之后非常赞赏。良种培育和杂交的概念,后世千年之后才会提出,但是在中国古代也有农学的官吏研究这方面。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耗时良久而成果不一定引人注目。

    对这种务实的官员,秦诺一向赞赏。他专门召见了吴奇水。他是个面相忠厚的年轻人,办事谨慎,不善言辞,但是谈起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时候,也非常兴奋。听说了年轻的皇帝提出的几种新鲜概念,激动地不能言语。对出任格物司主事这个提拔更加感恩不尽。

    格物司的研究都是有专门的拨款的,而且直接从皇帝的内库里划拨。甚至连他在自己庄子上尝试的栽种瓜果,皇帝都许诺了专门调派一个皇庄,由他主持。

    除了吴奇水,秦诺又提拔了几个副职作为辅助。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方向。大周的朝廷果然还是有人才的,只要你肯好好挖掘。

    至于裴翎,深思熟虑之下,秦诺准了他的奏请,但是并没有将其任命为主事这个六品职务,而是将其委任为格物司巡查这个名分更高而责任可大可小的虚职。

    裴翎复出朝堂,领的却是这样一个职位,让众人瞠目结舌,却又深思不已。

    在格物司风风火火投入了工作中。秦诺的生活也恢复了正轨。

    每天早晨,慈宁宫请安,之后是御书阁听课。

    在格物司闹得甚嚣尘上的时候,御书阁的课程也随之调整,几位太傅着重讲解了之前历朝历代,几位君主过分沉迷奇淫技巧,导致玩物丧志,国政江河日下的事迹。

    秦诺从善如流地听着,一边背地里感慨,“御书阁的课程,还真是与时俱进啊!”

    “皇上的话真是有意思。”旁边的霍承光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一段时日的相处下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