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不是这样的汉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238(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赞许自己之前连夜赶去裴府,跟裴翎一起入朝的事情。虽然晚了好几步,但总算表明了霍氏一族的态度。

    “皇上想必也是满意的,他总还需要我们霍家在,否则这朝堂怎么制衡。”霍长阳缓缓地说着。

    “等我身亡的消息传开,皇帝必要夺情的,不可能让你退隐守孝。”

    “父亲!”霍东来低呼一声。

    “别这副不争气的表情,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态,为父的这个年岁,早已乐天知命,没什么放不下的了。”老人笑着安慰儿子。

    “朝堂上早不是我们这些老东西能呼风唤雨的时代了,是你们这一辈的天下,你,还有裴翎,还有……唉,说不定连你们都蹦跶不了几年。皇帝才几岁,就这样……真是江湖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啊。”

    霍长阳叹息着,突然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

    “不要想着恢复权柄,也不要想着再针对裴氏,登高必跌重,裴翎如今虽然得意了,但只怕来日,比我们跌得还要重呢……”

    “这位皇帝啊,不显山不露水,手段却很是高杆儿。”

    “转任刑部,也是好的,要谨慎些,好好干。”

    一句句,一声声,仔细叮嘱着身后牵挂。

    “儿子知道。”霍东来应下,强忍着泪水。

    交代完了牵挂的大事,老人逐渐沉默了下来,目光怔怔地望向虚空。

    “是我当年太过贪求了,若是顺从了她的心意,同崔家议亲……”

    人生临近落幕,最后的牵挂,终究还是曾经最痛惜钟爱的女儿。然而,一切的遗憾,都不可能重来……

    霍长阳没有说什么,缓缓闭上了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要的小表弟……

    第142章谈判

    南陈的战事自从建邺陷落之后,就进入了胶着状态。

    同时南陈派出了使节团,上京求见。

    对南陈使节团的到来,朝中基本上分成两派,一者是坚定的主战派,要求直接拒绝使节团入城,一切靠拳头来说话。立刻组织大军,不将建邺重新夺回誓不罢休。一派则是温和派,认为听听使节团的意见也无妨,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大周天、朝上国,将使者拒之门外于理不合,而且仿佛怕了对方一样。

    尤其此次带领使节团前来的,是南陈大儒温渺,此人学富五车,天下闻名,还是儒学文德宗派的的开山之人,就算在北朔的士林之中都享誉盛名,大周京城之内的读书人更加推崇备至。

    十月底,使节团已经进入了密州防线,正式踏足大周境内。

    秦诺下旨以国礼迎接,神策营安排了快船扬帆,短短数日之后,就抵达了京城。

    南陈的使节团规模不大,实际上,简直小得出奇,尤其比起上一次北朔几千人的规模来说。

    作为正使的温渺只带着几十个人,这还是包括了仆役和书童的数量。

    也因此,一路护送的任务,都落在了神策营的身上。

    从南部朱雀门入城,温渺坐在马车上,远眺四周。

    经过上百年的经营,大周的京城已经繁华无比,街道四通八达,商铺鳞次栉比。内中聚居人口上百万,周边还有众多城镇林立,都是人口密集,繁华鼎盛的富饶地方。

    相比较而言,曾经毫不逊色的建邺,因为这些年来的战火不断,已经残破不堪,比起大周东部繁华的大城还有所不如。

    温渺一身素袍,风华清绝,看着像是个入京赶考的读书人,万万想不到,此人会是南陈使者。

    进了城内,温渺察觉到四周的禁军立刻提高了警惕。

    忍不住笑道:“赵将军不必紧张,只要不透露我们是南陈使节团的人,想必不会引发民乱公愤。”

    因为之前一场疫病,民间对南陈之人非常痛恨,再加上战事紧迫。温渺心知肚明,若是透露自己身份,说不定两边就有臭鸡蛋招呼过来了。

    对温渺的自我调侃,赵平一只能苦笑了。

    “多谢温大人开解了。”他是这一趟负责护送温渺一行人入京的负责人,一路十几天相处下来,这位温大人性格随和,学识丰富,让他不得不叹服。

    虽然知晓对方是敌人,而且刚刚给大周的百姓和战士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赵平一还是对对方讨厌不起来。

    一路上温渺走得不快不慢,欣赏着周边的风景,还顺路让小厮帮忙买了几只烤串。

    “上次在船上蒙将军招待此物,甚是鲜美,没想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