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幸福的小神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283(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得淹。”根老汉闷声说着。“村里还有好几户没有躲山里,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这雨太大了。”木老汉拿回旱烟吧嗒抽着,眼睛眯成了条缝,跳跃的火苗映出层层叠叠的心事,仿佛千斤重石压在心头。“明天更难挨。”

    根老汉沉默着没有接话,垂眼盯着火堆。他的大儿子,突然问道。“咱周边山里有多少躲雨的地方?”

    “聪明点的,就知道几家合伙,没山洞也找个地势高的地方,搭出遮雨的棚子来。”熊地主干巴巴地嘀咕了句,他有点烦,想着如果他们没来村子里,直接到了县城……

    这话题太沉重,久久没人言语。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柴木烧透火势一点点变弱,有点儿冷了,又往里添了两根柴。虽带了不少干柴过来,也得省着点用,谁知道这雨会下多少天。

    熊地主觉得有点困,他开始打哈欠。

    木老汉翁声道。“把他们喊醒,咱们睡觉去。”

    四五月的天气,因着下雨,又是在山里,便是生了旺盛的火堆,身上都披了件厚袄子。冷啊!

    幸好被褥也是厚实的,那会儿下山搬物什,是个明智的决定。

    好像才刚刚睡下,睡梦中,隐约听见哭泣声,还有谁在说话,充满着绝望。

    熊地主揉着眼睛睁开眼,昨儿累得够呛,他身板儿胖又不怎么干活,真有些受不住。“怎么了?”

    “外头跪着一家子,老的老,弱的弱,不知道是从村里过来的,还是在山里淋了整宿雨。”柳叔顿了顿又说。“要出事啊,都不怎么好,也不知道能不能挺住。”

    这会儿,天蒙蒙亮,雨势小了很多,细细密密,像极了春雨。

    第176章

    跪在木绷外的一家子,是邻村三姓屯朱姓人家。

    仁大娘的丈夫叫朱仁富,在外头做点小生意,头脑在村里是少见的灵活。可惜,命不太好,死的早,至于怎么死的,没人知道具体情况,他的尸体是被县城的官差送回来的,倘若不是如此,都没人知道他死了快两天。

    朱仁富死的时候,第二个儿子才几个月大,大儿子也才两岁多。当时家境还行,手里也攒了些钱财,虽没了丈夫,省着钱日子倒也过得下去,仁大娘便没有改嫁,独自把俩儿子拉扯长大,前后成亲了媳妇。

    朱仁富的大儿子像极了父亲,也是个脑子灵活,仿佛天生会做生意般,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就已经能单枪匹马的往县城挣钱,也就是靠着大儿子,仁大娘才能给两个孩子娶上媳妇。

    好景不长,大儿子十八岁的时候,也死在了县城里,依旧是被县城的官差送回来的。大儿媳没仁大娘当初的勇气,扔下连话都说不利索的两个孩子回了娘家,没多久改嫁远方。

    二儿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只会种田,伺候庄稼是把好手,也幸好他会伺候庄稼,家里还有近十亩良田,老老少少的靠着这点良田,倒也吃穿不愁,在村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老天似乎和朱家开玩笑,二儿子没事,可二儿媳却出了事,生孩子时难产,母子俩好不容易险险的捡回条命,但身体都不怎么好,日常还得仁大娘伺候着,同时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老大家最大的才五岁,剩下的一个三岁,一个两岁半,都是需要人照看的年纪。

    没办法,咬咬牙卖掉了两亩良田,往县城买了个小姑娘回来,小姑娘是个哑巴,很黑,瘦瘦小小的个头,干活却很利索。

    日子也就勉勉强强的凑和着过了。

    好不容易松口气,又碰上了罕见的暴雨,村里是不能呆了,必须得往山里去。尽管出村出的早,可架不住他们一大家子老的老少的少,还有二媳妇母子俩,一个得背着一个得抱着,哪里走得动!

    进了山,依着记忆找山洞,挨个找过去,都是有人的。

    木棚里,这会是清晨,时辰还早的很,天蒙蒙亮,视线都有点模糊。外头跪着一家子,又是哭又是求,动静不算小,睡觉的犯困的顿时都变得无比清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道要怎么办。

    不是心善不心善的问题,仁大娘一家子,顶用的只有两个,她家的二儿子和买来的小丫头,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这都不算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外头淋了雨,也就是说,便是有干粮也是没法填饱肚子,更不用说,几个孩子和她家二儿媳看着情况不太好。

    也就是说,如果让他们进了棚子,就必须得腾出手来照顾他们,一个两个还不行,八成得四五个一起照顾着。一个没搞好,没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