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待你功名放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25(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言笑语荒唐?谁道无惧草莽?谁说流言无伤?那茶楼酒肆里的神色飞扬,那市井帮闲间的戏语花腔,乱了谁的眉间心上,乱了谁的江山朝堂?!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19章一局棋

    纵然是圣手兰亭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也将何俊仁支使个脚不沾地的忙碌,刘珞却仍不肯睁开双眼,竟是在后宫中昏迷不醒了起来。

    刘旭急切,面色苍白地质问兰亭:“不是没有什么病能难得倒你吗?药谷圣手不是可以活死人肉白骨吗?为何父皇不能醒来?”

    “生老病死,皆是命,”兰亭最容不得人质疑自己吃饭的本事,凤眸中寒光乍现,“我治得了病,医不了命,皇上之前操劳太过,已是油尽灯枯之兆。”

    “不,不,”刘旭仿佛看到了大厦将倾的恐惧,他紧紧揪住了兰亭的衣襟,“夕月离不开父皇,请你一定让他醒来!”

    兰亭眸光更冷:“太子,万岁只是臣民的敬仰祝福,世上根本就没有千秋不老的帝王,想要夕月王朝江山永固,并非要皇上龙体康健,万岁不老,而是太子,该你担当的时候了。”

    “你放肆!你大逆不道!”刘旭陡然尖锐的声音扭曲地变了音调。

    “太子,兰亭没有大逆不道,皇上病中,的确是你担当的时候了!”萧央从刘旭紧扣得犯了白的手指中将兰亭的衣襟抢出,尔后将刘旭的衣襟揪在自己手中,他酷似萧老将军的锐利目光直直看着刘旭,一样冷声道,“太子,月华城里,已经有了易储的传言了!”

    易储?易储!

    宛若九天惊雷劈下,刘旭满目澄明如水。

    因为父皇刘珞的昏迷不醒,也因为皇弟刘昱的咄咄逼人,刘旭忍着悲痛抽骨拔节地成长。

    萧诚曾在朝堂上讥讽,说湘王刘昱回京回得不巧,因为湘王要回来的时候,太子刘旭已经将神医兰亭请到了宫中,皇上和皇后都在康复之中。

    似乎此时湘王所表达的侍疾和孝敬,都显得有些马后炮的嫌疑。

    可是,那只是讥讽而已。

    在天下悠悠百姓的眼中,湘王刘昱回京的时机实在太巧,太过于合适了。

    民间有句俗语说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句话一方面说:父母病得久了,伺候的孩子就会心生厌倦变得心不在焉起来。其实,这句话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有时候父母病得久了,精心侍奉的孩子所做的一切,往往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然后偶尔有不到之处,便会横遭指责,比如:刘旭偶尔松懈了紧绷许久的神经,带着云梦晚到宁安寺赏了一次桃花,即便被刘暝掩饰为祈福,却仍然成了敌人手中结结实实的把柄。

    在佛谒中,一个人终日为善,偶尔一次失误,就有可能从此永堕万劫不复;一个人终日为恶,偶有善念,便可以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刘旭此刻几乎便是万劫不复。

    而湘王、四皇子、刘昱在世人眼中,却从来不曾有过恶的名声,那是一个待人热诚豪迈,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的皇子;那是一个爱民如子,招贤纳士的贤王啊。

    贤王打了胜仗,奔赴万里之遥前来京城侍疾,谁会嫌他来得晚了些呢?

    太子整日清闲,父母病重却仍游山玩水放荡,谁会在乎他遭受的指责公不公平呢?

    太子太傅、太子伴读素来是太子嫡系,而升平将军府一脉早已选择了太子刘旭,因为沈灵犀的缘故,兵部尚书府沈恩顾也就不会倒戈相向。

    那么其他人呢?比如对朝堂之争永远作壁上观的丞相乔安白,比如似乎有投诚之意的楚国公;还有那咄咄相视的御史阁……

    刘旭的心情不由得紧张了,他几乎在一夜间摆脱了刚刚萦绕心头的霁月风光。

    刘旭问刘暝:“三弟,我们如何能够让楚国公彻底投诚?”

    “联姻。”刘暝的声音生生在刘旭的心上砸了个血淋淋的窟窿,“楚国公嫡长女楚雨薇而今一十六岁,德容俱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且不说楚国公素来钟爱这个女儿,只说将来国丈之位,作为砝码已然足够。”

    “待本宫想一想吧。”刘旭扶额,掩饰着眼眸里霎时的悲伤。

    刘暝道:“皇兄,来不及了。”

    是啊,朝堂上局势瞬息万变,臣子的抉择也不过一夕之间。刘旭的眼神在长莹殿的上空飘忽,仿佛漫天落雪,天地寂灭如他一颗心莫名沧桑。

    刘旭解下腰间的水纹相思佩,刘暝接过。

    在那个瞬间,立在一侧的萧央似乎看见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