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待你功名放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32(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包括顾况,包括街坊邻居,都并不觉得顾念说话粗俗。

    因为顾念生活的地方叫做狗尾巴巷。狗尾巴是不入流的草儿,这巷子既然叫了这个名儿,自然不能是上流人住的地方。巷子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就是没有贵人。而且顾况他们家斜对面的街上,就有家母女两个,是靠着卖自个儿讨生活的。

    顾念说“卖笑”的话儿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是在讽刺那家母女俩。因为这种地方的女子,整日里苦哈哈的,只求填饱了肚子,打发了衣食。主顾上门也不能像那勾栏院里的姐儿一般琴棋书画逢迎,笑脸相对招摇。说白了,无非就是脱裤子和提裤子的事情,哪来的那么多柔情蜜意,笑靥千秋?

    顾念自然不大看得上斜对门儿两个卖自个儿的母女,却也不至于认为自己多高了人一等,她关于“卖笑”的话儿,没有任何针对性,她,只是不喜欢笑,仅此而已。

    可到底为什么顾念不喜欢笑呢?顾念自己也不知道。

    这话有点扯远了。我们继续说顾况和顾念兄妹。

    顾况今年大约二十一二,当然也可能是二十五六,穷人家的日子,原本就不大能记得清楚年纪,何况,顾况原是个单身汉。

    顾况父母早亡,只留下了几亩薄田,他自个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没等成年,田地是败光了的,只留下三间瓦房,顾况打定了主意不能卖掉。没有办法,后来只能做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

    好在兔子不吃窝边草,顾况在狗尾巴巷里还能过得下去。

    可就是今年春末,顾况忽然就有了妹妹了。而且是个如花似玉的妹妹。顾况说,这是他二叔家的女儿。

    街坊四邻住久了的老人儿,也都没人听说过顾况他爹有这么个弟弟。但是狗尾巴巷子居住的人长寿的不多,长寿且脑子清楚的人更不多,顾况说了,也就没人来拆穿他。

    虽说不明白顾念的来历,但大家都猜测着说顾况是从别的地方拐来的这个女子。别看女娃娃似乎以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瞧着却是个大家闺秀的模样,行事说话怪与众不同的。想来顾况瞅着风声不紧,恐怕是要把这个女娃娃卖到什么不尴尬的去处,发笔横财,这女孩儿长得多俊啊!

    街坊里闲话揣测的事情,往往最后都不怎么当真。这都一年了,人家顾况也没有把自个儿妹妹卖了,不但没有卖,还精心照看着,照顾得比亲妹妹还亲。

    顾念来的时候真的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可她自个儿好似也不大习惯自己的模样,没过多久,东家串西家走,学了些针头线脑的本事,揽了些活计,一日日接着地气儿泼辣起来了。现如今谁看见顾念,都觉得她真是土生土长一株狗尾巴巷子里的狗尾巴草。

    顾念不傻,顾念知道自己不是顾况的妹妹。

    她的确记不得以前的事情了,可是她还清楚的记得,自己睁开眼的时候,是在荒郊野外,顾况正在她身上翻找着什么。顾况手中拿着她的钗儿环儿,珠儿钏儿,似乎还嫌不足,正在摘她腰间的玉佩。

    她坐直了身子的时候,顾况尖叫着:“鬼啊!”然后昏了过去。

    后来,是顾念把顾况拍醒的,顾况指着顾念念叨:“诈尸,你,你诈尸。”

    顾念觉得自己不是诈尸,她觉得自己只是一口气隔了好久才又重新喘了上来。她似乎是要死了,她却似乎还不想死,她似乎在谁的眼眸里看见了舍不得。

    不能死!她不要就这样死去。所以她活了过来,只是记不得以前的事情。

    记不得以前的事情,不代表她就相信顾况的说辞。

    她不认识顾况,但是,她也不愿回到过去呆过的地方,那一定是一些可怕的回忆,稍微想想,就感到头痛欲裂。

    所以她跟着顾况回家了。她说:“我过去的记忆好像不怎么愉快,但是总还是有我要念着的事情,从今日起,我叫顾念。”

    顾况犹豫了好久,把一兜金银首饰丢给顾念,他说:“这是从你身上扒下来的,我花着不怎么落忍,哥哥不能靠着妹妹养活。”

    顾况的确是想洗心革面,从新做人的。毕竟,有了一个妹妹,他居然觉得自己好似有了家一样。只是眼前的世道,轻易也容不得谁的洗心革面。顾况只好继续偷。

    每次得知顾况偷窃,顾念总是要把他好好骂上一场。

    比如前几日,顾况在集市上,偷了田员外第三房姬妾的金簪。被带到牢房的时候,顾况热情地招呼着牢头:“高爷,最近生活可好?都想死小的了。”

    高牢头叹着气问: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